《甲辰书事二首》
时间: 2025-01-08 04:47:21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甲辰书事二首
作者: 刘克庄
往萌芽曼卿曾夺敕,
后来同甫竟成名。
草茅匹士谋身拙,
槐棘诸公议法平。
囚服若为探禹穴,
明时定不血秦坑。
何当拜舞鸡竿了,
沽酒刲羊与压惊。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第一部分提到往昔的萌芽和曼卿曾经获得的敕令,后来同甫也终于成名。草野中的匹夫对于谋求身世的想法显得笨拙,而槐棘之中一些公卿则讨论法律的公正。囚服的人是否应该去探寻大禹的穴位,明理之时不应再流血于秦的坑中。我何时能高兴地拜舞于鸡竿之下,买酒宰羊来压惊呢?
注释:
- 往萌芽:指早期的萌芽,象征着新的开始或希望。
- 曼卿:可能指一位有名的诗人或士人。
- 同甫:另一位成名的士人。
- 草茅匹士:比喻身处草野的普通士人。
- 囚服:囚犯的服装,象征被囚禁的人。
- 探禹穴:指探寻传说中的大禹治水的地方,寓意追求真理或历史。
- 沽酒刲羊:指购酒宰羊,表达一种庆祝或解压的方式。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刘克庄(1187年-1269年),字梦得,号天池,南宋时期的著名诗人和文学家。他的诗风清新脱俗,常关注个人命运和社会现象。
创作背景:此诗创作于南宋时期,正值社会动荡与政治腐败之际,作者借古抒怀,表达对当时士人境遇的感慨与思考。
诗歌鉴赏:
《甲辰书事二首》通过对历史人物的追忆和对当下现实的反思,展现了作者对士人命运的深刻思考。诗中首先提到昔日的名士曼卿与同甫,暗示出在当时士人中追求名利的艰辛与不易。而“草茅匹士”则体现了普通士人的困境,显示了社会的分层与无奈。后半部分通过“囚服”和“探禹穴”的对比,表达了对历史真相的追求,同时也对当时政治环境的无奈与失望。结尾的“何当拜舞”则透露出一种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与期盼,体现了诗人对未来的渴望。这种情感贯穿全诗,使得作品既有历史的厚重感,也有个人的情感寄托,深具哲理性和艺术性。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往萌芽曼卿曾夺敕:回忆过去,曼卿曾经获得国家的敕令,这是对成功的追忆。
- 后来同甫竟成名:同甫后来也获得了名声,表明成功的多样性。
- 草茅匹士谋身拙:普普通通的士人谋求出路却显得笨拙,反映出社会的困顿。
- 槐棘诸公议法平:一些官员在讨论法律的公平,显示出对正义的渴望。
- 囚服若为探禹穴:囚犯是否能够探寻历史的真相,表示对历史的追问。
- 明时定不血秦坑:希望明理之时能避免历史的悲剧重演。
- 何当拜舞鸡竿了:期待快乐的时刻来临。
- 沽酒刲羊与压惊:借酒宰羊来缓解心中的忧虑。
修辞手法:
- 对比:通过历史与现实的对比,强调士人的境遇。
- 象征:使用“囚服”与“探禹穴”象征社会的压迫与对真理的探索。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萌芽:象征新生与希望。
- 囚服:象征压迫与无奈。
- 鸡竿:象征欢乐与解脱。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刘克庄是哪一朝代的诗人?
- A. 唐代
- B. 宋代
- C. 明代
- D. 清代
-
“草茅匹士”指的是?
- A. 有钱人
- B. 普通的士人
- C. 官员
- D. 诗人
-
诗中提到的“探禹穴”象征着什么?
- A. 快乐
- B. 历史真相
- C. 个人成就
- D. 社会公平
答案:
- B
- B
-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苏轼《水调歌头》
- 杜甫《春望》
诗词对比:
- 刘克庄的《甲辰书事二首》与苏轼的《水调歌头》均表现出对时代的感慨与个人命运的思考,但前者更关注士人的艰辛与历史的反思,后者则更倾向于抒发个人情感与对生活的热爱。
参考资料:
- 《宋诗选》
- 《古诗词鉴赏》
- 《刘克庄诗文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