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宿庄家二首》

时间: 2025-01-10 22:48:37

茅茨迷诘曲,度谷复逾陂。

世上事如许,山中人不知。

牛羊晴卧野,鹅鹜晚归池。

粗识为农意,秋输每及时。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宿庄家二首
作者:刘克庄

茅茨迷诘曲,度谷复逾陂。
世上事如许,山中人不知。
牛羊晴卧野,鹅鹜晚归池。
粗识为农意,秋输每及时。


白话文翻译:

全诗翻译:这首诗描绘了乡村的宁静生活。茅草屋在曲折的小路中隐约可见,穿过山谷再越过山坡。世间的种种事务就像这样,山中的人却对此一无所知。牛羊在阳光下安静地卧在野外,鸭鹅则在傍晚时分归到池塘。虽然我对农事的了解只是粗浅,但每到秋天,收成总是及时。


注释:

字词注释

  • 茅茨:用茅草盖成的屋顶。
  • 迷诘曲:形容小路曲折而迷离。
  • 度谷:穿越山谷。
  • :指坡地或山坡。
  • 牛羊:指农家的牲畜。
  • 鹅鹜:指鹅和鸭。
  • 粗识:粗略了解。
  • 秋输:秋季的收成。

典故解析: 无明显典故,但反映了农耕生活的平淡与宁静。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刘克庄(1187-1269),字德裕,号梅溪,宋代诗人,擅长词、诗,尤其以豪放派著称。他的作品常常表现出对社会现实的关注,具有深厚的文化底蕴。

创作背景: 这首诗写于南宋时期,反映了农村的宁静生活以及农民对自然的依赖。此时,社会动荡不安,诗人在此背景下寄情于乡村,表达对简单生活的向往。


诗歌鉴赏:

刘克庄的《宿庄家二首》以其清新自然的意境吸引了读者的目光。全诗共四句,但每一句都蕴含着丰富的意象和深刻的内涵。开篇描述了茅草屋在曲折小路中的隐约景象,展现出一种朴实无华的乡村生活。接着,诗人用“世上事如许,山中人不知”两句,巧妙地引入了人与自然、世俗与隐居的对立,暗示了乡村人对外界事务的无知与无欲。

接下来的描写则更加生动,牛羊在野外安详地卧着,鸭鹅傍晚归池,画面宁静而和谐。诗人通过这些细腻的观察,流露出对农田生活的热爱与认同。而最后一句“粗识为农意,秋输每及时”则表明了诗人对农业的理解,虽然只是初步的认识,却依旧充满了对丰收的期待与赞美。整首诗在平淡中透出深情,体现了诗人对自然的观察与对人生态度的思考。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茅茨迷诘曲:茅草屋隐没在曲折的小路中,描绘出乡村的宁静与自然。
  2. 度谷复逾陂:穿过山谷再越过山坡,进一步展示乡村的环境与地形。
  3. 世上事如许:世间诸事皆如此,暗示外界的纷扰。
  4. 山中人不知:山中的人对世俗事务一无所知,表现出一种人生态度。
  5. 牛羊晴卧野:牛羊在阳光下安卧,展现了自然的宁静与和谐。
  6. 鹅鹜晚归池:鹅和鸭在傍晚归来,增添了生活的气息。
  7. 粗识为农意:诗人虽只略知农事,但仍感受到其美好。
  8. 秋输每及时:秋季的收成总是及时,表达了对农作物丰收的期待。

修辞手法

  • 拟人:牛羊、鹅鹜的描写使得动物具有生命力。
  • 对仗:诗中对比“牛羊晴卧野,鹅鹜晚归池”,形成和谐的对比。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现了对自然田园生活的向往与赞美,体现了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理念。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茅茨:象征着乡村的朴实与自然。
  • 牛羊:象征着农民的生计与生活。
  • 秋输:象征着丰收与希望。

这些意象在诗中不仅传达了乡村的静谧与安宁,也反映了诗人对农耕文化的珍视与赞美。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茅茨迷诘曲”中的“迷”字,意思是? A. 迷路
    B. 迷失
    C. 隐没
    答案:C

  2. 诗中提到的“鹅鹜”指的是? A. 鸭和鹅
    B. 鸡和鸭
    C. 羊和牛
    答案:A

  3. 诗的主题是什么? A. 生活的苦闷
    B. 对田园生活的向往
    C. 对城市生活的描绘
    答案: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陶渊明《桃花源记》
  • 王维《终南山》

诗词对比: 刘克庄与陶渊明的诗歌都表现对乡村生活的向往,但刘克庄更注重描写日常农事,陶渊明则更多描绘理想的桃花源。两者在意境上各有所长,反映出不同的生活态度与情感基调。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宋诗三百首》
  • 《中国古典诗词鉴赏大辞典》
  • 《刘克庄全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