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城子》

时间: 2025-04-29 19:04:40

夕阳低尽柳如烟。

淡平川。

断肠天。

今夜十分,霜月更娟娟。

怎得人如天上月,虽暂缺,有时圆。

断云飞雨又经年。

思凄然。

泪涓涓。

且做如今,要见也无缘。

因甚江头来处雁,飞不到,小楼边。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江城子
周紫芝 〔宋代〕

夕阳低尽柳如烟。淡平川。
断肠天。今夜十分,霜月更娟娟。
怎得人如天上月,虽暂缺,有时圆。
断云飞雨又经年。思凄然。
泪涓涓。且做如今,要见也无缘。
因甚江头来处雁,飞不到,小楼边。

白话文翻译

夕阳已经落下,柳树轻烟般飘散,平坦的河川显得淡淡的。
我的心情如同这断肠之天。今夜的月亮分外明亮,霜月愈显洁白。不知何时才能像天上的月亮一样,虽然有时缺失,但总会圆满。
可望的云彩飞逝,雨水也在流逝,岁月如梭,已经过去多年。思念的情绪让我感到凄凉,泪水直流不止。
如今的我,想见你却无缘,难道这江边飞来的大雁,飞不到我小楼的边缘吗?

注释

字词注释

  1. 夕阳:日落时的太阳。
  2. 柳如烟:柳树轻柔飘动,似烟雾般朦胧。
  3. 断肠天:形容心如刀割的悲伤。
  4. 霜月:指秋冬季节的月亮,清冷明亮。
  5. 涓涓:形容泪水细流的样子。

典故解析
“江头来处雁”中的“雁”,常象征着离别与思念,因其迁徙而远离的特性,此处引申为对亲人的思念。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周紫芝,字士杰,号白云,南宋时期的词人,以其词风典雅、情感深厚而闻名。周紫芝的作品多反映个人情感和社会现实,具有鲜明的个性和独特的艺术风格。

创作背景
《江城子》创作于宋代,正值政治动荡,个人生活多有不顺。诗中通过对景物的描写,传达了深沉的思念与孤独的情感。

诗歌鉴赏

《江城子》是周紫芝的代表作之一,整首词通过描绘夕阳、柳树、霜月等自然景象,营造出一种凄凉的氛围,反映了诗人内心的孤独与思念之情。词中“夕阳低尽”一句,点明了时间的流逝和生命的短暂,表现出一种淡淡的忧伤;而“断肠天”则将这种忧伤推向了极致,表达了对离别的深切感受。

诗人在描写自然的同时,巧妙地将个人情感融入其中,形成了强烈的对比。霜月虽美,却也让人倍感孤独,正如诗人对往昔的追忆和对未来的无奈。尤其是“怎得人如天上月,虽暂缺,有时圆”,不仅传达了对人情冷暖的感慨,也流露出对团圆的渴望。

整首词情感层次丰富,既有对美的欣赏,又有对亲情的思念,构成了一个复杂而深刻的情感世界。周紫芝通过精致的意象和细腻的情感描写,使得《江城子》成为了中文古典诗词中的经典之作,令人反复咀嚼,感同身受。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夕阳低尽柳如烟:描写日落时分,柳树如烟般轻柔,营造出一种静谧的氛围。
  2. 淡平川:暗示内心的平静与悲伤交织。
  3. 断肠天:直接表达了内心的悲痛与思念。
  4. 今夜十分,霜月更娟娟:描绘了月亮的明亮,暗示了孤单的夜晚愈显凄凉。
  5. 怎得人如天上月,虽暂缺,有时圆:表达了对人际关系的渴望与无奈。
  6. 断云飞雨又经年:岁月流逝,离别的痛苦并未减轻。
  7. 思凄然:情感的直接表达,显示出深切的思念。
  8. 泪涓涓:形象地描绘出泪水的流淌,突显悲伤。
  9. 且做如今,要见也无缘:面对现实的无奈,无法再见旧人。
  10. 因甚江头来处雁,飞不到,小楼边:用雁来象征思念,表达了对亲友的深切怀念。

修辞手法
本诗运用比喻、拟人等多种修辞手法,如“柳如烟”比喻柳树的柔美,增强了诗的意象感;“泪涓涓”则通过拟人手法形象地刻画了悲伤。

主题思想
整首诗的中心思想是对亲情和友情的深切思念,表现了对美好时光的怀念与对未来的无奈,传达了一种淡淡的忧伤与孤独感。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1. 夕阳:象征时间的流逝与生命的短暂。
  2. :代表离别与思念。
  3. 霜月:象征清冷与孤独。
  4. :象征远方与思念,常与离别相联系。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夕阳低尽柳如烟”中“柳如烟”比喻什么?

    • A. 柳树的柔美
    • B. 人的思念
    • C. 时间的流逝
    • D. 秋天的寒冷
  2. 诗中提到的“霜月”主要表达了什么情感?

    • A. 喜悦
    • B. 迷茫
    • C. 孤独
    • D. 愤怒
  3. 诗人对往昔的情感是怎样的?

    • A. 满足
    • B. 怀念与遗憾
    • C. 忘记
    • D. 轻松

答案

  1. A
  2. C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水调歌头》李白
  • 《静夜思》李白
  • 《红楼梦》中的诗词

诗词对比
与苏轼的《水调歌头》相比较,周紫芝的《江城子》更显细腻与孤独,尽管两者同样表达了对时光流逝的无奈与思念,但周紫芝更侧重个人情感的内心描写。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宋词鉴赏辞典》
  • 《古代诗词选读》
  • 《周紫芝诗文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