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韵唐彦猷华亭十咏 其五 柘湖》

时间: 2025-01-26 07:41:31

柘林著湖山,菱叶蔓湖滨。

秦女亦何事,能为此湖神。

年年赛鸡豚,渔子自知津。

幽妖窟险阻,祸福易欺人。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王安石的《次韵唐彦猷华亭十咏 其五 柘湖》

柘林著湖山,菱叶蔓湖滨。
秦女亦何事,能为此湖神。
年年赛鸡豚,渔子自知津。
幽妖窟险阻,祸福易欺人。


白话文翻译:

柘树林环绕湖泊和山峦,菱角的叶子蔓延在湖边。
秦姑娘又与此地有什么关系,怎能成为这湖的神灵呢?
年年在这里举行赛鸡和赛猪的活动,渔夫们自然知道渡口。
幽深的妖怪洞窟险峻阻塞,祸与福容易欺骗人。


注释:

  • 柘林:指的是柘树的树林,柘树是一种常见的树木。
  • 湖滨:湖边,指的是湖岸边的地方。
  • 秦女:这里指的是古代秦国的女子,暗指历史上的美丽女子或神话中的神仙。
  • 年年:每年,表示时间的持续和反复。
  • 赛鸡豚:指的是传统的赛鸡和赛猪活动,体现地方民俗。
  • 渔子:渔夫,捕鱼的人。
  • :渡口,指的是水边的渡船停靠处。
  • 幽妖窟:指的是幽深的妖怪洞穴,带有神秘和危险的色彩。
  • 祸福:灾难与幸福,这里暗示着命运的变化。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王安石(1021年-1086年),字介甫,号半山,宋代著名的政治家、文学家、思想家。他是“变法派”的领袖之一,主张进行政治和经济改革。王安石的诗歌以清新、自然著称,注重表现社会生活和自然景色。

创作背景:

这首诗写于王安石的晚年,正值他在政治上遭受挫折的时期。诗中流露出对自然景色的赞美,同时也反映了对人事的思考,表达了对命运的感慨。


诗歌鉴赏:

王安石的《次韵唐彦猷华亭十咏 其五 柘湖》通过描绘柘湖的自然景色,展示了作者对生活的思考。诗的开头以“柘林著湖山”引入,给人一种宁静而美丽的画面,展现了自然的和谐美。接下来的“秦女亦何事,能为此湖神”则以秦女的形象引入,暗示着人们对自然的崇拜和对历史的思考。这一联通过设问的方式,表达了对人事无常的感慨。

“年年赛鸡豚,渔子自知津”,描绘了地方民俗,体现了人们与自然的和谐共处。渔夫们熟悉水域,展现了人们对生存环境的适应和智慧。最后两句“幽妖窟险阻,祸福易欺人”则转向对命运的思考,强调了人生的无常与不可预测,给整首诗增添了一份深邃的哲理。

整首诗情景交融,既有对自然的赞美,又有对人情世故的深刻洞察,展现了王安石深厚的文化底蕴和对生活的独特理解。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柘林著湖山:描绘了柘树成林的景象,湖泊与山峦的结合,表现出自然的美丽。
  2. 菱叶蔓湖滨:强调了菱角的生长,给湖边增添了生机。
  3. 秦女亦何事:以秦女作为引子,引发对历史和人事的思考。
  4. 能为此湖神:质疑秦女与湖的关系,暗示人的渺小与自然的伟大。
  5. 年年赛鸡豚:描绘地方民俗活动,体现了人们的生活方式。
  6. 渔子自知津:渔夫们对水域的熟悉,展现了人对自然的适应能力。
  7. 幽妖窟险阻:引入神秘和危险,增加了诗的深度。
  8. 祸福易欺人:揭示人生的无常,反映出对命运的思考。

修辞手法:

  • 比喻:用“湖神”比喻自然的神秘与崇高。
  • 设问:通过设问引发读者的思考。
  • 对仗:如“祸福易欺人”,对称的结构增加了诗的韵律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色的描绘与对人事的反思,表达了对生活的感慨,以及对命运无常的哲学思考,展现了王安石深邃的思想和独特的艺术风格。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柘林:象征自然的宁静与生机。
  • 菱叶:代表水边的生动与活力。
  • 秦女:象征历史与文化的交融。
  • 赛鸡豚:体现民俗生活,连接人与自然的关系。
  • 幽妖窟:象征着神秘与未知,暗示人生的复杂性。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柘林著湖山,菱叶蔓湖滨中的“柘林”指的是什么?
    A. 一种树木
    B. 湖泊
    C. 山峦
    答案:A

  2. 诗中提到的“秦女”是指什么?
    A. 古代女子
    B. 湖的神灵
    C. 渔夫
    答案:A

  3. “幽妖窟险阻”描述了什么?
    A. 风景优美
    B. 神秘与危险
    C. 生活安定
    答案: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杜甫的《月夜忆舍弟》
  • 李白的《早发白帝城》

诗词对比:

王安石与杜甫的诗风有所不同。王安石诗中多有对自然景色的描绘和哲学思考,而杜甫则常以忧国忧民的情怀为主。尽管主题有所不同,但两者都展现了深厚的文化内涵和对生活的独特观察。


参考资料:

  • 《全宋诗》
  • 《王安石诗文集》
  • 《宋代文学与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