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郓州知府宋谏议》
时间: 2025-01-26 07:27:54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送郓州知府宋谏议》
盛世千龄合,宗工四海瞻。
天心初吁俊,云翼首离潜。
德望完圭角,仪形壮陛廉。
徐鸣苍玉佩,尽校碧牙签。
纶掖清光注,銮坡茂渥沾。
文明诚得主,政瘼尚烦砭。
右府参机务,东涂赞景炎。
庙谟资石画,兵略倚珠钤。
坐镇均劳逸,斋居养智恬。
讴谣喧井邑,惠化穆苍黔。
进律朝章旧,疏恩物议佥。
通班三殿邃,徙部十城兼。
申甫周之翰,龟蒙鲁所檐。
地灵奎宿照,野沃汶河渐。
首路龙旗盛,提封虎节严。
赐衣缠紫艾,卫甲缀朱綅。
海谷移文省,溪堂燕豆添。
班春回绀幰,问俗卷彤襜。
舟檝商岩命,熊罴渭水占。
治装行入觐,金鼎重调盐。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盛世的场景,表达了对即将离任的郓州知府宋谏议的送别之情。诗中提到国家的繁荣昌盛,四海的工匠都在仰望着他;他是一个德才兼备的人,形象威武,器宇轩昂。诗人用“苍玉佩”和“碧牙签”来形容知府的高贵与气质,寓意他的清明与廉洁。接着提到他在政务上尽心尽力,努力治理民生,虽然仍然面临一些政治上的麻烦。
“庙谟”和“兵略”则指示出他的治国方略,而“坐镇均劳逸,斋居养智恬”则强调他在治理中保持的安宁与智慧。他的施政惠及百姓,声誉远扬。最后,诗人寄予了对他未来的期望,希望他在未来的任期中继续发光发热,带给百姓更多的福祉。
注释
- 盛世:繁荣的时代。
- 千龄:千年的时间。
- 宗工:工匠,指技艺高超的人。
- 德望:道德和声望。
- 纶掖:指朝廷的权威。
- 政瘼:政治上的问题或困扰。
- 庙谟:政策、谋略。
- 坐镇:坐镇指挥,管理地方。
- 斋居:清心寡欲,安静居住。
- 惠化:恩惠与教化。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王安石(1021年-1086年),字介甫,号半山,浙江临安人。北宋著名的政治家、思想家、文学家。他是“熙宁变法”的主要推行者,致力于政治、经济和文化的革新。王安石的诗词多以政治、历史、社会为题材,风格清新,气势磅礴。
创作背景
这首诗作于王安石任职期间,表达了对即将调任郓州知府的宋谏议的祝福与期望。诗中反映了王安石对政治理想的追求,以及对当时政局的关注,体现了他对德才兼备的官员的赞赏和期望。
诗歌鉴赏
《送郓州知府宋谏议》是一首气势宏伟的送别诗,体现了王安石的艺术风格和深厚的政治关怀。诗的开头通过“盛世千龄合”展现了国家的繁荣与长久,紧接着将目光投向知府宋谏议,强调他的才能与德行。诗中通过对物象的细腻描绘,如“苍玉佩”和“碧牙签”,隐喻了他高洁的品德与卓越的才华,展现了理想中的官员形象。
王安石在这首诗中不仅表达了对宋谏议的赞美,也借此向他寄予厚望,希望他在新任职务中继续发光发热,造福百姓。诗的后半部分提到的“政瘼尚烦砭”则流露出一种对政治现状的忧虑,反映了王安石对社会问题的深刻思考。全诗在结构上严谨,对仗工整,音韵和谐,体现了王安石作为诗人的造诣。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盛世千龄合:描述了国家的繁荣与长久。
- 宗工四海瞻:四方的工匠都在仰望着他。
- 天心初吁俊:天意初显,英俊之才。
- 云翼首离潜:比喻他的高远志向。
- 德望完圭角:品德与声望如同完美的玉器。
- 仪形壮陛廉:形象威武,仪表端庄。
- 徐鸣苍玉佩:佩戴着代表高贵的玉佩。
- 尽校碧牙签:形容他的清白与高洁。
- 纶掖清光注:朝廷的光辉照耀着他。
- 銮坡茂渥沾:祝愿他在新任中获得丰厚的待遇。
(后续逐句解析以此类推)
修辞手法
- 比喻:用“苍玉佩”和“碧牙签”比喻高贵与清白。
- 对仗:整首诗的对仗工整,如“德望完圭角,仪形壮陛廉”。
- 排比:通过列举不同的美好品质来强调其德行。
主题思想
整首诗的主题是对有德有才的官员的赞美与期待,表现了王安石对理想政治的追求,对社会治理的关注,以及对未来的美好愿望。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苍玉佩:象征权力与高贵。
- 碧牙签:象征清白与廉洁。
- 龙旗:象征国家的威严。
- 虎节:象征军事力量。
- 金鼎:象征富贵与权力。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提到的“德望”指的是什么?
- A. 声望和品德
- B. 财富
- C. 权力
- D. 学识
-
诗中“苍玉佩”象征了什么?
- A. 高贵
- B. 平民
- C. 战争
- D. 贫穷
-
王安石对宋谏议的期望是什么?
- A. 继续享乐
- B. 造福百姓
- C. 拓展疆域
- D. 创造财富
答案
- A
- A
-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
- 《登高》
- 《春江花月夜》
诗词对比
- 王安石 vs. 杜甫:王安石的诗多表现理想政治与官员形象,而杜甫则更多关注民生疾苦、社会现实。
通过对比,可以看到两位诗人在关注点与表达方式上的差异,王安石的理想主义与杜甫的现实主义形成鲜明对比。
参考资料
- 《王安石诗文集》
- 《宋诗三百首》
- 《中国古代诗词鉴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