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维摩畅林居(一作题维摩畅上人房)》

时间: 2025-01-24 04:42:00

诸方游几腊,五夏五峰销。

越讲迎骑象,蕃斋忏射雕。

冷筇和雪倚,朽栎带云烧。

从此西林老,瞥然三万朝。

意思解释

维摩畅林居(一作题维摩畅上人房)

作者: 李洞 〔唐代〕

类型: 古诗词


原文展示:

诸方游几腊,五夏五峰销。
越讲迎骑象,蕃斋忏射雕。
冷筇和雪倚,朽栎带云烧。
从此西林老,瞥然三万朝。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隐逸的生活场景。远道而来的游人已经经历了好几个腊月,夏天的五个峰头也已经消失在云雾之中。越地的文化在这里交流,骑象的迎接显得热闹非凡,而异域的斋食则带来忏悔的气氛。寒冷的竹杖倚靠在雪地上,朽烂的橡树在云雾中燃烧着。从此,我在西林中渐渐老去,仿佛一眨眼便经历了三万多个朝夕。


注释:

  • :通常指腊月,古代农历的最后一个月。
  • 五夏:可能指五个夏天,暗喻时光流逝。
  • 蕃斋:蕃,指异域,斋,指素食或清净的饮食。
  • :竹杖,古时隐士常用。
  • 朽栎:朽烂的橡树,象征时间的流逝。
  • 三万朝:夸张的说法,表示漫长的岁月。

典故解析:

  • 维摩:指维摩诘,是佛教中的一位重要人物,象征着智慧和宁静的隐士生活。
  • 骑象:在古代,骑象是高贵的象征,可能暗示着尊贵的客人或文化的交流。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李洞是唐代的一位诗人,以其清新脱俗的风格和对自然的描绘著称。他的作品多表现隐居生活的哲学思考,追求内心的宁静与和谐。

创作背景:这首诗可能是在李洞隐居于山林之间时创作的,反映了他对隐逸生活的向往与思考。在动荡的社会中,许多文人选择隐居,以寻找内心的平静。


诗歌鉴赏:

李洞的《维摩畅林居》通过细腻的描写展现了隐士的生活情境,诗中以自然景物为背景,描绘出一种悠然自得的生活状态。诗的开头通过“诸方游几腊,五夏五峰销”引入,暗示时间的流逝和环境的变化,给人一种时光飞逝的感觉。接着,诗中提到“越讲迎骑象”,生动地描绘了异域文化的交流与交融,展现了诗人对外界的包容心态。

在后半部分,通过“冷筇和雪倚,朽栎带云烧”的描写,诗人将自然景象与个人情感结合,表达了对于时间流逝的感慨与对生活的深刻理解。“从此西林老,瞥然三万朝”则是对未来的思考,隐喻着人生的无常和对岁月的沉思。

整首诗语言清新,意境深远,体现了李洞对隐士生活的赞美和对自然的热爱,给人以心灵的宁静与启迪。


诗词解析:

  • 逐句解析

    • “诸方游几腊”:来自四方的游人已经经历了好几个腊月,表现出时间的流逝。
    • “五夏五峰销”:在五个夏天中,五个峰头的景象逐渐消失,象征着岁月的无情。
    • “越讲迎骑象”:越地的文化交流,骑象的迎接描绘出一种热闹的场面。
    • “蕃斋忏射雕”:异域的斋食和忏悔的气氛,传达出一种内心的反省。
    • “冷筇和雪倚”:冷冷的竹杖靠在雪地上,营造出一种孤独的氛围。
    • “朽栎带云烧”:朽烂的橡树在云雾中燃烧,象征着时间的流逝与生命的脆弱。
    • “从此西林老”:暗示隐居生活的长久与无奈。
    • “瞥然三万朝”:夸张地表达时间的漫长,暗示诗人对生命的感慨。
  • 修辞手法

    • 比喻:如“朽栎带云烧”,用朽烂的橡树比喻时间的流逝。
    • 夸张:如“三万朝”,强调时间的漫长。
    • 对仗:整首诗在句式上对称,增强了韵律感。
  • 主题思想

    • 诗歌整体表达了对隐逸生活的追求,对时间流逝的感慨,以及对自然的热爱与敬畏。李洞通过描绘细腻的自然景象,展现了内心的宁静与对生活的反思。

意象分析:

  • 游人:象征着生活的多样性与外界的影响。
  • 竹杖:代表隐士的生活方式,象征着宁静与孤独。
  • 橡树:时间的象征,提醒着人们珍惜当下。
  • 云雾:隐喻人生的变幻与不确定性。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的“诸方游几腊”指的是? A. 游人少 B. 游人多 C. 游人已死 D. 游人回家
    答案:B

  2. “冷筇和雪倚”中的“筇”指的是什么? A. 一种饮品 B. 一种乐器 C. 竹杖 D. 一种花
    答案:C

  3. 诗中“从此西林老”主要表达了什么情感? A. 高兴 B. 孤独 C. 哀伤 D. 愤怒
    答案:C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王维的《山居秋暝》
  • 孟浩然的《春晓》

诗词对比: 李洞的《维摩畅林居》与王维的《山居秋暝》都描绘了隐士的生活,但李洞更强调时间的流逝与生命的无常,而王维则更多地表现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恬淡心境。


参考资料:

  • 《唐诗三百首》
  • 《中国古代诗歌鉴赏》
  • 李洞的生平与作品分析相关书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