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微月生西海。幽阳始代升。
圆光正东满。阴魄已朝凝。
太极生天地。三元更废兴。
至精谅斯在。三五谁能征。
白话文翻译
微弱的月亮从西海升起,幽暗的阳光开始取而代之。
圆满的月光正好在东方照耀,阴暗的月影已经开始凝聚。
太极生出了天地,三元的变化不断经历衰退与兴盛。
至精之处恰如其分,谁能征服这三五的星辰呢?
注释
- 微月:微弱的月亮,形容月亮细小而柔和。
- 幽阳:指微弱的阳光。
- 圆光:圆满的光,指圆月的光辉。
- 阴魄:阴暗的月影,指月亮的阴影部分。
- 太极:道家哲学中的概念,指宇宙的本源。
- 三元:指天、地、人三者的变化。
- 至精:至高的精华,指最精炼的事物。
- 三五:指三颗和五颗星星,常用来比喻星辰。
典故解析
- 太极生天地:出自道教理论,太极代表无极而生,宇宙的本源。
- 三元:在道教中,通常指天、地、人三元,代表宇宙的整体合一。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陈子昂(661年-702年),唐代著名诗人,号孟氏,字伯玉,祖籍河南,后迁至山西。以其豪放奔放的诗风和对社会现实的深刻思考而著称。他的诗歌常常表现出对历史的感慨和对人生的哲理思考,尤其在唐初的诗坛上有着较大的影响力。
创作背景
《感遇·之一》创作于唐代,正值陈子昂对人生与宇宙的思考时期,诗中体现了他对自然现象与人生哲理的深邃观察,表达了对生命的感慨以及对历史变迁的反思。
诗歌鉴赏
《感遇·之一》是一首富有哲理和意象的古诗,诗中通过描绘自然现象,反映了作者对宇宙万物及其变化的深刻理解。开头两句描绘了月亮和阳光的交替,象征着时间的流逝与生命的循环;接着,圆光的出现与阴魄的凝聚形成鲜明的对比,体现了光明与黑暗的交替与共存。这种对比不仅展现了自然的和谐美,也隐含了人生的哲理。
在诗的后半部分,诗人进一步探讨了宇宙的根本原理,太极的概念引导读者思考万物的生成与消亡。三元的变化则反映了历史的循环,废兴的交替无不彰显着世事的无常。结尾的“至精谅斯在,三五谁能征”则是对人类渺小的自省,表达了对宇宙奥妙的敬畏与无奈。
整首诗在结构上严谨,意象丰富,既有形象的描绘,又有哲理的思考,充分体现了陈子昂的诗歌风格。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微月生西海:微弱的月亮从西边的海面升起,暗示着夜晚的开始。
- 幽阳始代升:暗淡的阳光开始取代月光,象征着新的一天的到来。
- 圆光正东满:圆满的月亮正好在东方,形象生动地描绘出明亮的夜景。
- 阴魄已朝凝:阴暗的月影已开始凝聚,暗示着时间的流逝。
- 太极生天地:宇宙的本源太极生成了天地,表达了宇宙的始源。
- 三元更废兴:天、地、人三者的变化经历着兴衰,反映出历史的循环。
- 至精谅斯在:至高的精华在于此,强调了哲理的深刻。
- 三五谁能征:三颗和五颗星星,谁能征服它们呢,表现出对宇宙的敬畏。
修辞手法
- 对仗:诗中使用了对仗的手法,如“微月”与“幽阳”,“圆光”与“阴魄”,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 比喻:将月亮和阳光比作生与死的交替,象征人生的循环。
- 象征:太极和三元象征宇宙的变化,蕴含深刻的哲理。
主题思想
整首诗的主题思想在于探讨时间与生命的循环,反映了对自然与宇宙的深刻思考,传达了人生无常的感慨,以及对历史变迁的反思。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微月:象征着微弱与希望,暗示着新生的力量。
- 阴魄:代表着暗淡与过去,强调历史的沉重。
- 太极:宇宙的本源,象征着生生不息的变化。
- 三元:代表天、地、人,体现宇宙的整体性。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选择题:诗中“微月生西海”表达了什么? A. 月亮的光辉
B. 自然的变化
C. 夜晚的开始
D. 生命的循环 -
填空题:诗中提到的“太极”指的是__。
-
判断题:诗中“阴魄已朝凝”指的是光明的到来。
对 / 错
答案
- C
- 宇宙的本源
- 错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王之涣《登鹳雀楼》
- 孟浩然《春晓》
诗词对比
- 陈子昂《感遇·之一》与李白《将进酒》的对比:
陈子昂的诗更加沉静内省,探讨哲理与自然的关系;而李白的《将进酒》则更为豪放,倡导享受人生的快意,体现出两位诗人的不同个性与风格。
参考资料
- 《唐诗三百首》
- 《中国古典诗词赏析》
- 《诗经与古诗的比较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