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荆轲歌 / 渡易水歌》

时间: 2025-05-03 12:56:37

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

(复还 一作:复反)探虎穴兮入蛟宫,仰天呼气兮成白虹。

(此句疑为后人补作)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荆轲歌 / 渡易水歌
风萧萧兮易水寒,
壮士一去兮不复还。
复还一作复反探虎穴兮入蛟宫,
仰天呼气兮成白虹。

白话文翻译:

在寒风萧瑟的易水边,
壮士一旦出发就再也无法回来。
也有人说“复还”可以理解为“反”,
他勇敢地探入虎穴,进入蛟龙的宫殿,
仰天长啸,气息化作白虹。

注释:

  • 风萧萧:形容风声凄凉,暗示环境的阴冷与凄清。
  • 易水:指易水河,古代是燕国与秦国的分界线,象征着生死之地。
  • 壮士:指勇敢的英雄,特指荆轲。
  • 复还:再回来的意思。
  • 探虎穴:形容冒险进入危险之地。
  • 蛟宫:传说中的水中怪物的宫殿,象征险境。
  • 白虹:长空中出现的白色彩虹,象征壮士的豪情与壮志。

诗词背景:

  • 作者介绍:这首诗的作者为佚名,具体的历史背景难以考证,但它与荆轲刺秦王的故事密切相关,反映了那个时代对英雄人物的崇敬。
  • 创作背景:诗歌产生于先秦时期,正值战国时期,各国割席断交,英雄辈出,荆轲作为勇士刺杀秦王的故事深入人心,诗歌正是对此事的讴歌与纪念。

诗歌鉴赏:

《荆轲歌》是一首充满豪情与悲壮的诗歌,通过简洁的语言,展现了荆轲的壮志与决然。开头的“风萧萧兮易水寒”便设定了冷清又紧张的氛围,隐喻着荆轲即将踏上的危险之旅。紧接着“壮士一去兮不复还”则直接表达了荆轲决心赴死的情感,令人动容。诗中“探虎穴兮入蛟宫”的描绘,生动表现了荆轲对危险的无畏,体现了他作为英雄的特质。而最后一句“仰天呼气兮成白虹”,则通过想象的手法,表达了壮士的豪情与不屈的精神,气息化作白虹,象征他虽死而不屈的气概。

整首诗在意象上富有层次,情感上激荡人心,既有对历史人物的赞美,也有对壮士精神的深刻反思,呈现出一种强烈的悲壮感。

诗词解析:

  • 逐句解析

    1. 风萧萧兮易水寒:描绘出寒冷的环境,预示着即将面临的生死抉择。
    2. 壮士一去兮不复还:表明壮士决心,暗示着他的牺牲。
    3. 复还一作复反探虎穴兮入蛟宫:表现出荆轲的勇敢与冒险精神。
    4. 仰天呼气兮成白虹:象征壮士的豪情,虽死犹荣。
  • 修辞手法

    • 比喻:将气息比作白虹,突出豪情。
    • 对仗:如“探虎穴兮入蛟宫”,形成整齐的结构,增强了诗的音乐感。
  • 主题思想:全诗表达了对荆轲英雄气概的赞美,以及对壮烈牺牲精神的追思,反映了古人对忠义、勇敢的崇尚。

意象分析:

  • 易水:象征着生死之地,寓意悲壮。
  • 壮士:代表了勇敢与决心。
  • 虎穴、蛟宫:象征着险境与挑战。
  • 白虹:象征着英雄的豪情与理想。

互动学习:

  •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的“易水”是指哪个地方?
      • A. 长江
      • B. 黄河
      • C. 易水
      • D. 珠江
    2. 诗中“壮士一去兮不复还”表达了什么情感?
      • A. 快乐
      • B. 忧伤
      • C. 决绝
      • D. 疲惫
    3. “仰天呼气兮成白虹”是用来象征什么?
      • A. 幸福
      • B. 失落
      • C. 豪情
      • D. 平淡

参考资料:

  • 《中国古代诗词鉴赏》
  • 《诗经与楚辞的比较研究》
  • 《战国时期的英雄文化》

答案:

  1. C
  2. C
  3. 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