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江仙·疾愈登望湖楼赠项长官》
时间: 2025-01-11 08:10:37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临江仙·疾愈登望湖楼赠项长官
作者: 苏轼
多病休文都瘦损,不堪金带垂腰。
望湖楼上暗香飘。
和风春弄袖,明月夜闻箫。
酒醒梦回清漏永,隐床无限更潮。
佳人不见董娇饶。
徘徊花上月,空度可怜宵。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词描写了作者因多病而消瘦,身体虚弱得连金带都挂不住。站在望湖楼上,暗香四溢。和风轻拂,春日里衣袖轻舞,明月夜里悠扬的箫声伴随。酒醒后,梦中的清漏声长久不息,隐约感觉潮水无尽。心中美人却不见,让人感到无尽的惆怅。徘徊在花间月下,空耗着这可怜的夜晚。
注释:
字词注释:
- 多病:指身体多病,形容作者的身体状况。
- 金带:指腰间的金色腰带,象征富贵与体态。
- 暗香:暗淡的香气,形容花香。
- 和风:温和的春风。
- 清漏:清晨水滴漏下的声音,象征时间的流逝。
- 佳人:指美丽的女子,常用来形容心上人。
典故解析:
- 董娇饶:可能指代历史上某位美人,或是借指作者心中思念的女子。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苏轼(1037年—1101年),字子瞻,号东坡,宋代著名的文学家、书法家和画家。其作品涉猎诗、词、文、书、画多个领域,风格豪放奔放,情感真挚。
创作背景: 此词创作于苏轼因病恢复期间,他在望湖楼上写下这首词以表达自己对生活的感慨以及对远方佳人的思念。
诗歌鉴赏:
《临江仙·疾愈登望湖楼赠项长官》是苏轼在身体恢复后写的一首抒情词,表达了他对生活的深刻思考以及对美好事物的渴望。全词以望湖楼为背景,开篇通过“多病休文都瘦损”展现了诗人的身体状况和对生死的思索。接下来的描写则通过自然景色的描绘,传达了一种恬淡的心境。
“和风春弄袖,明月夜闻箫”展现了春天的温暖和夜晚的宁静,给人以身临其境之感。作者在这美好的环境中,虽酒醒梦回,却感到无尽的孤独和惆怅,表现了对消逝时光的感慨。最后以“徘徊花上月,空度可怜宵”结束,全诗在意境上达到了高潮,表现了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对往昔的追忆。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多病休文都瘦损:多病让自己的身体消瘦,甚至连文笔也无力。
- 不堪金带垂腰:虚弱到无法支撑腰间的金带,象征身体的虚弱。
- 望湖楼上暗香飘:在望湖楼上,空气中飘散着淡淡的花香。
- 和风春弄袖:春风轻轻拂动衣袖,给人以惬意之感。
- 明月夜闻箫:在明月之夜,听到箫声悠扬。
- 酒醒梦回清漏永:酒醒后梦回,时间似乎无限延续,感到清冷。
- 隐床无限更潮:床上隐隐感到潮湿,象征着无尽的孤独。
- 佳人不见董娇饶:心中思念的美人却不见,增添了惆怅。
- 徘徊花上月,空度可怜宵:在花月之下徘徊,消磨着可怜的夜晚。
修辞手法:
- 比喻:通过“金带”象征身体的虚弱。
- 拟人:将春风、明月赋予人的特征。
- 对仗:如“酒醒梦回清漏永,隐床无限更潮”。
主题思想: 全词表达了对生活的感慨,对美好事物的向往,以及对佳人的思念,展现了诗人内心的孤独与惆怅。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湖:象征宁静与思考。
- 花:象征美好与短暂。
- 月:象征孤独与思念。
- 箫:象征音乐与情感。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提到的“金带”象征什么? A. 富贵
B. 体态
C. 虚弱
D. 两者皆是 -
“酒醒梦回”表现了什么情绪? A. 喜悦
B. 惆怅
C. 愤怒
D. 安宁 -
诗人对佳人的感情是怎样的? A. 忘却
B. 思念
C. 轻视
D. 不满
答案:
- D
- B
-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李清照《如梦令》
- 辛弃疾《青玉案·东风夜放花千树》
诗词对比:
- 苏轼的《临江仙》与李清照的《如梦令》均表达了对美好事物的向往,但苏轼更强调孤独与思念,而李清照则更注重细腻的情感描写。
参考资料:
- 《苏轼诗词全集》
- 《宋代词人研究》
- 《古典诗词鉴赏指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