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香令》

时间: 2025-01-11 21:56:05

碧房不喜斗秾华,别将浅黛点生纱。

鸭头水,染来嫩,倩崔徐、描叶也如花。

春明外石径天涯,露梢何处蘸青霞。

从今识,画图面,问洛阳、红紫在谁家。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碧房不喜斗秾华,
别将浅黛点生纱。
鸭头水,染来嫩,
倩崔徐描叶也如花。
春明外石径天涯,
露梢何处蘸青霞。
从今识,画图面,
问洛阳红紫在谁家。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清幽的环境,碧色的房间不喜欢斗艳的花朵,只愿意用淡淡的颜色点缀。水面上像鸭头一样的涟漪,轻轻染上嫩绿,让崔徐的画笔描绘出的叶子也如花般妍丽。春光明媚,外面的石径延伸到天边,露珠从哪里洇上了青色的霞光。从今往后,我只认得这幅画的面貌,问问洛阳的红花紫花又在谁家。

注释:

  • 碧房:青绿色的房间。
  • 斗秾华:争奇斗艳的花朵。
  • 浅黛:指淡淡的青色。
  • 鸭头水:形容水面如鸭头一般,生动形象。
  • 倩崔徐:崔徐,可能指代某位著名画家,以其技艺高超著称。
  • 春明:春天明媚。
  • 石径:石头铺成的小路。
  • 青霞:青色的霞光,寓意春天的美好。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高士奇(约1660-1730)是清代著名的诗人和文学家,生于扬州,工诗文,尤其擅长山水诗。他的作品多表现出对自然的热爱和对生活的细腻观察。高士奇的诗风清新自然,情感真挚,常常通过细腻的描写展现人与自然的和谐。

创作背景:

《翻香令》创作于高士奇生活的清代社会,那个时代的诗人多以自然山水为题材,强调情感与自然的融合。此时,文人雅士常聚于山水之间,吟咏作画,诗词的创作也受到这种生活方式的深刻影响。

诗歌鉴赏:

《翻香令》是一首描绘春日景色的诗,作者以细腻的笔触和生动的意象,展现了一个宁静而美丽的环境。诗中“碧房不喜斗秾华”的开头,就表明了作者对自然朴素之美的偏爱,反映了他追求简约、清新的审美观。在接下来的描写中,水面上轻柔的波纹、如花的叶子,展现了春天的生机与美丽。

诗中“春明外石径天涯”一句,将情景推向远方,意境辽阔,仿佛将读者带入一幅清新的山水画卷。作者对自然的细致观察和感受,给予了读者一种宁静的心境。结尾的“问洛阳红紫在谁家”,更是引人深思,似乎在表达对美的向往与追寻。

整首诗通过色彩的运用、自然景物的描写,展现了诗人内心的情感世界,体现出一种对生命、对自然的热爱与感悟。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碧房不喜斗秾华:表达了作者对简单自然美的向往。
  2. 别将浅黛点生纱:运用淡色装饰,突显精致与优雅。
  3. 鸭头水,染来嫩:形象描绘了水波轻盈的状态。
  4. 倩崔徐描叶也如花:借用知名画家的技艺,传达自然之美。
  5. 春明外石径天涯:春天的明媚景象,开阔的视野。
  6. 露梢何处蘸青霞:引发对美好景象的探寻。
  7. 从今识,画图面:明确表达了对画意的认知。
  8. 问洛阳红紫在谁家:引入对美的向往与追求。

修辞手法:

  • 比喻:如“鸭头水”,将水面比喻为鸭头,生动形象。
  • 对仗:如“碧房不喜斗秾华,别将浅黛点生纱”,形成和谐的音韵美。
  • 拟人:将自然景物赋予情感,使其生动。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自然描写,表达了作者对自然之美的向往和对简单生活的珍视,体现了一种淡泊明志的情操与对美的追求。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碧房:象征清新、宁静的空间。
  • 秾华:代表繁华的喧嚣,诗人对此不屑。
  • 鸭头水:表现水的柔和与生动。
  • 青霞:象征美好与希望。

这些意象共同构成了诗中的和谐美,反映了诗人内心的宁静与对自然的热爱。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碧房不喜斗秾华”中,碧房是指什么?

    • A. 红色的房间
    • B. 青绿色的房间
    • C. 黄色的房间
    • D. 白色的房间
  2. 诗中“春明外石径天涯”意味着什么?

    • A. 春天的美好
    • B. 远方的旅程
    • C. 自然的广阔
    • D. 以上都是

答案:

  1. B
  2. D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杜甫《春望》
  • 李白《静夜思》

诗词对比:

  • 《春望》:同样描写春天的景色,但更强调国家的动荡与个人的忧愁。
  • 《静夜思》:以夜晚的宁静为背景,表达了思乡之情,风格更为直接。

参考资料:

  • 《清代诗人传》:对高士奇及其作品的详细介绍。
  • 《古代诗词鉴赏》:提供古诗词的背景与分析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