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鹤引》
时间: 2025-02-04 16:26:14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黄鹤引
方资〔宋代〕
予生浙东,世业农。总角失所天,稍从里闬儒者游。年十八,婺以充贡。凡八至礼部,始得一青衫。间关二十年,仕不过县令,擢才南阳教授。绍圣改元,实六十五岁矣。秋风忽起,巫告老于有司,适所愿也。谓同志曰任无补于上下,而退号朝士。婚姻既毕,公私无虞。将买扁舟放浪江湖中,浮家泛宅,誓以此生,非太平之幸民而何。因阅阮田曹所制黄鹤引,爱其词调清高,写为一阕,命稚子歌之,以侑尊焉。生逢垂拱。不识干戈免田陇。士林书圃终年,庸非天宠。才初阘茸。老去支离何用。浩然归弄。似黄鹤秋风相送。尘事塞翁心,浮世庄生梦。漾舟遥指烟波,群山森动。神闲意耸。回首利靰名鞚此情谁共。问几斛淋浪春瓮。
白话文翻译
我出生在浙江东部,家世务农。年少时因缘故失去家庭,稍后就跟随乡里的读书人游学。十八岁时,因参加贡举而被推荐。经过八次到礼部,才获得一件青衫。二十年间,仕途不过是个县令,后来升为南阳的教授。绍圣年间,我已经六十五岁了。秋风突然起,巫师告诉官府我已经老了,这正是我所愿望的。我对同道之人说,任职于朝廷对上下没有帮助,因此选择退隐。婚姻已成,公私无忧。准备买一只小舟,放浪于江湖之间,漂泊四方,誓言这一生,非为太平之人而何。于是我读了阮田曹所作的《黄鹤引》,非常喜欢它清高的词调,写下一阕,命令孩子们唱之,以此来敬酒。生在垂拱年间,不知干戈为何物。士林书院终年,岂是天赐的宠爱。才华初露,不知老去后何以自处。壮志凌云,似黄鹤随秋风而去。尘世的事务如塞翁之心,浮世如庄子之梦。荡舟遥指烟波,群山在波动。心神悠闲,回首往事,谁能共鸣这份情感。问问多少春酒可浇灌此情。
注释
- 总角:指孩童时的发型,表示年少。
- 里闬:乡间的小路,指乡村环境。
- 婺:指婺州,即今浙江金华。
- 青衫:古代科举中获得的官服,象征着身份的提升。
- 绍圣改元:指宋仁宗绍圣年间的改元,意味着时代的变迁。
- 黄鹤引:一种曲调,阮田曹所作的《黄鹤引》具有清高的词调。
- 塞翁心:比喻对世事的淡然态度。
- 庄生梦:指庄子所论的梦境,表达人生如梦的哲理。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方资,宋代诗人,生于浙江东部,世家务农,后致力于学术和科举。经历了漫长的求学和仕途生涯,最终选择隐退,追求自由的生活。他的诗歌作品多反映了对生活的深刻思考和对自然的热爱。
创作背景
《黄鹤引》的创作背景是方资在经历了漫长的仕途后,对官场生活的厌倦和对自由生活的渴望。他通过对阮田曹所作《黄鹤引》的喜爱,表达了对清高生活的向往,同时也反映了他对人生哲学的思考。
诗歌鉴赏
《黄鹤引》是一首抒情诗,表现了诗人对自由生活的渴望和对人生的思考。诗中,方资通过回忆自己的求学和仕途经历,感慨人生的无常。诗人一方面对过往的官场生活感到厌倦,另一方面又渴望回归自然、放浪于江湖,追求一种清高的生活。
诗中借用“黄鹤”这一意象,象征着自由与超脱。黄鹤在古代诗词中常常代表着一种追求理想、逃避世俗的精神。诗人认为,虽然尘世事务繁杂,但内心的宁静和对理想的坚持才是人生的真谛。
诗的最后部分,诗人用“漾舟遥指烟波,群山森动”描绘了江湖的美丽景象,表达了他对自然的热爱和对自由生活的向往。这种自然与人心的结合,让整首诗充满了哲理和诗意,给读者以深思。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予生浙东,世业农。
我出生在浙江东部,家境世代务农。 -
总角失所天,稍从里闬儒者游。
年少时因缘故失去家庭,稍后跟随乡里的读书人游学。 -
年十八,婺以充贡。
十八岁时,我因参加贡举而被推荐。 -
凡八至礼部,始得一青衫。
经历八次到礼部,才获得一件青衫,象征着身份的提升。 -
间关二十年,仕不过县令,擢才南阳教授。
二十年间,仕途不过是个县令,后来升为南阳的教授。 -
绍圣改元,实六十五岁矣。
在绍圣年间,我已经六十五岁了。 -
秋风忽起,巫告老于有司,适所愿也。
秋风突然起,巫师告诉官府我已年老,这正是我所愿。 -
谓同志曰任无补于上下,而退号朝士。
我对同道之人说,任职于朝廷对上下没有帮助,因此选择退隐。 -
婚姻既毕,公私无虞。
婚姻已成,公私无忧。 -
将买扁舟放浪江湖中,浮家泛宅,誓以此生,非太平之幸民而何。
准备买一只小舟,放浪于江湖之间,漂泊四方,誓言这一生,不为太平之人而何。 -
因阅阮田曹所制黄鹤引,爱其词调清高,写为一阕,命稚子歌之,以侑尊焉。
于是我读了阮田曹所作的《黄鹤引》,非常喜欢它清高的词调,写下一阕,命令孩子们唱之,以此来敬酒。 -
生逢垂拱。不识干戈免田陇。
生在垂拱年间,不知干戈为何物,生活安宁。 -
士林书圃终年,庸非天宠。
士林书院终年,岂是天赐的宠爱。 -
才初阘茸。老去支离何用。
才华初露,老去后何以自处。 -
浩然归弄。似黄鹤秋风相送。
壮志凌云,似黄鹤随秋风而去。 -
尘事塞翁心,浮世庄生梦。
尘世的事务如塞翁之心,浮世如庄子之梦。 -
漾舟遥指烟波,群山森动。
荡舟遥指烟波,群山在波动。 -
神闲意耸。回首利靰名鞚此情谁共。
心神悠闲,回首往事,谁能共鸣这份情感。 -
问几斛淋浪春瓮。
问问多少春酒可浇灌此情。
修辞手法
- 比喻:如“尘事塞翁心”,通过比喻表达对尘世事务的淡然态度。
- 拟人:如“群山森动”,赋予自然以生命的感觉。
- 对仗:整首诗多处使用对仗的修辞手法,使得诗句更为工整。
主题思想
整首诗的中心思想是追求自由、超脱世俗的理想。诗人通过对仕途的反思,表达了对自然生活的向往和对人生价值的重新审视。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黄鹤:象征着自由与理想,代表着诗人向往的生活状态。
- 秋风:象征着时间的流逝与人生的无常。
- 江湖:象征着自由与漂泊的生活。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方资的《黄鹤引》主要表达了什么主题?
- A. 仕途的荣耀
- B. 对自由生活的向往
- C. 对名利的追求
-
诗中提到的“黄鹤”象征了什么?
- A. 官场的斗争
- B. 自由与理想
- C. 财富与名声
-
方资在诗中对同道之人说了什么?
- A. 继续留在朝廷
- B. 退隐于乡
- C. 追求功名
答案
- B
- B
-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李白的《庐山谣》
- 杜甫的《登高》
诗词对比
- 与李白的《庐山谣》相比,方资的《黄鹤引》更侧重于个人的隐逸生活,而李白则更多地表现了对自然的崇拜和对人生的哲思。两者都体现了对自由生活的向往,但侧重点各有不同。
参考资料
- 《宋代诗人方资研究》
- 《中国古代诗词鉴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