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居即事》
时间: 2025-01-23 05:04:05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山居即事
作者: 吴澍 〔清代〕
年年山桂发中秋,有兴邀朋共一游。
半吐半含香未足,如金如粟色何优。
岩前将熟青黄稻,港畔齐飞大小鸥。
日暮鸟归思欲返,照人新月漫勾留。
白话文翻译:
每年中秋时节,山上的桂花盛开,常常约朋友一同游玩。
桂花的香气虽然浓郁,但似乎还不够,花的颜色如金般闪耀,如粟般饱满,实在是美丽。
山岩前稻谷快成熟了,港边大大小小的鸥鸟一起飞翔。
黄昏时分,鸟儿归巢,我的思绪也想要返回,照亮人的新月似乎也在漫长地停留。
注释:
- 山桂:指山中的桂花,常用于中秋节前后盛开,象征佳节的到来。
- 半吐半含:形容桂花的香气,既有部分开放又有部分含苞待放,表现出一种含蓄的美。
- 如金如粟:形容桂花颜色的金黄与饱满,常用来形容美好事物的色泽。
- 青黄稻:青色和黄色的稻谷,表示稻谷成熟的状态,象征丰收。
- 齐飞大小鸥:指各种大小的鸥鸟在水面上飞翔,表现自然的生动景象。
- 日暮鸟归:黄昏时分,鸟儿归巢,象征归属与安宁。
- 照人新月:新月的光影照在人身上,给人以温柔的感觉,象征希望与宁静。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吴澍,清代诗人,生活在山水之间,以自然为题材创作了许多脍炙人口的诗篇。其诗风清新、自然,常表现出对田园生活的热爱与对自然美的赞美。
创作背景:
《山居即事》创作于一个中秋时节,诗人身处山中,正值桂花盛开之际,心中充满了对自然的感受与对友人的思念。诗中不仅表现了自然的景色,也流露出诗人内心的情感。
诗歌鉴赏:
《山居即事》是一首描写自然景色与人情的诗。诗人在中秋之际,借助桂花的盛开,表达出对友人的邀请与对自然美的描绘。诗的开头以“年年山桂发中秋”引入,展现出一种时光的流逝与节令的更替,极具生活气息。接下来的“有兴邀朋共一游”,则表现了诗人与友人共享自然之乐的情感,传达了一种温馨的友谊。
“半吐半含香未足,如金如粟色何优”描绘了桂花的香气与颜色,生动而细腻,体现了诗人对美好事物的敏感与热爱。再者,诗中描绘的农业景象,如“岩前将熟青黄稻”,不仅显示了丰收的喜悦,也寓意着生活的富足与希望。
最后的“日暮鸟归思欲返,照人新月漫勾留”,以黄昏的鸟归为线索,传达出诗人对归属感的渴望与对自然的依恋,形成了诗的情感高潮。整首诗语言简练而意境深远,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的细腻观察与对生活的热爱,令人感受到浓厚的山居情怀。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年年山桂发中秋:每年中秋时节,山中桂花盛开,暗示时间的流逝。
- 有兴邀朋共一游:有兴致时,邀请朋友一起游玩,表现社交的乐趣。
- 半吐半含香未足:桂花的香气弥漫,虽已盛开,但仍有含苞待放,象征着自然的美好与潜力。
- 如金如粟色何优:桂花的颜色如金如粟,强调其美丽与珍贵。
- 岩前将熟青黄稻:山岩前的稻谷即将成熟,预示丰收。
- 港畔齐飞大小鸥:港边的鸥鸟齐飞,描绘生动的自然场景。
- 日暮鸟归思欲返:黄昏时分,鸟儿归巢,表达了诗人的归属感。
- 照人新月漫勾留:新月的光辉洒在身上,给人以温柔与宁静的感受。
修辞手法:
- 比喻:如“如金如粟”,将桂花的色泽与金、粟相比,形象生动。
- 拟人:如“照人新月漫勾留”,赋予新月以情感,增添了诗的柔情。
- 对仗:整首诗中多有对仗工整的句式,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描绘自然景色与人际关系,表现了诗人对山居生活的热爱、对友谊的珍视以及对自然的感悟,体现出一种和谐的生活态度。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山桂:象征节令、丰盈与高洁的品质。
- 新月:象征希望与宁静,代表着新的开始。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提到的桂花在什么节气盛开?
A. 春节
B. 中秋
C. 端午 -
诗中“如金如粟”是用来形容什么的?
A. 稻谷
B. 桂花
C. 鸥鸟 -
诗人对自然的情感表现为:
A. 忧伤
B. 热爱
C. 冷漠
答案:
- B
- B
-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月下独酌》(李白):同样表现了自然与人情的融合。
- 《静夜思》(李白):描绘了月夜的思乡情。
诗词对比:
- 《山居秋暝》(王维):同样描绘山居生活,但侧重于秋天的宁静与孤独,展现出不同的情感基调。
- 《早秋》(杜甫):通过对秋天的描绘,反映社会的变迁与个人的感慨,呈现出更为复杂的情感。
参考资料:
- 《古诗词鉴赏手册》
- 《清代诗人传记》
- 《中国古代文学史》
以上内容涵盖了诗词的各个方面,供读者更深入地理解与欣赏《山居即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