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月与高人本有期,挂檐低户映蛾眉。只従昨夜十分满,渐觉冰轮出海迟。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的意思是:月亮与高人本就有约定,光辉洒在低矮的房檐和门口,映照出人的眉目。昨夜月亮正好是十成圆满,但现在却感觉到月亮从海面升起的时间有些迟了。
注释:
- 高人:指有高尚品德或高深学问的人,这里暗指诗人自己。
- 蛾眉:形容女子的眉毛,如同蛾子的翅膀,细长而美丽。
- 十分满:指月亮圆满,形容它的光辉最亮。
- 冰轮:指月亮,形象地比喻其清冷明亮。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苏轼(1037年-1101年),字子瞻,号东坡居士,是北宋时期著名的文学家、书法家、画家和政治家。他的诗词风格多样,既有豪放也有细腻,深受后世推崇。
创作背景:
《待月台》是苏轼在洋川园池时所作,体现了他在诗歌创作中对自然景色的细腻观察和对人生哲理的深刻思考。在当时的政治环境下,苏轼因直言不讳而屡遭贬谪,这首诗也反映了他在闲暇时对自然的向往和内心的孤寂。
诗歌鉴赏:
这首诗通过对月亮的描写,表现了诗人对美好事物的向往和对时间流逝的感慨。开篇提到月亮与高人有约,这不仅强调了自然与人之间的和谐关系,也暗示了诗人对理想境界的追求。接着,诗人用“挂檐低户映蛾眉”的意象,将月光与生活中的细节结合,展现了夜晚的静谧与美丽,似乎在提醒人们珍惜眼前的美好。然而,最后一句“渐觉冰轮出海迟”,则流露出对时间流逝的感伤,暗示了人对美好事物的追求往往伴随着无奈的现实。整首诗在抒发情感时,既有细腻的观察,也有深刻的反思,展现了苏轼独特的艺术风格。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月与高人本有期:月亮与高人之间似乎早有约定,体现了人与自然的和谐。
- 挂檐低户映蛾眉:月光洒落在房檐和门口,映照出人的美丽眉目,展现了夜晚的宁静与美感。
- 只従昨夜十分满:指昨晚的月亮正好圆满,象征着美好的时光。
- 渐觉冰轮出海迟:感觉月亮升起的时间有些迟,暗含对时间流逝的感慨和对美好事物的渴望。
修辞手法:
- 比喻:将月亮比作“冰轮”,形象地传达了其清冷明亮的特质。
- 对仗:整首诗在结构上对称,增添了诗歌的节奏感和韵律美。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达了诗人对月亮的赞美与对人生短暂的感慨,反映了对美好事物的追求与无奈。通过对月亮的细腻描绘,诗人传达出一种宁静而又深邃的情感,展示了人与自然之间的微妙关系。
意象分析:
- 月亮:象征着美好、宁静和时间的流逝。
- 蛾眉:代表着美丽和柔情,反映了人与自然的和谐。
- 冰轮:与月亮呼应,强调其清冷、明亮的特质。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提到的“高人”指的是什么?
- A. 普通人
- B. 有高尚品德或学问的人
- C. 诗人
-
“冰轮”在诗中指的是哪一个事物?
- A. 太阳
- B. 月亮
- C. 星星
-
诗中提到“月与高人本有期”,这句话表达了什么?
- A. 月亮和高人之间的约定
- B. 月亮总是升起
- C. 高人很忙
答案:
- B
- B
- A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李白的《静夜思》
- 杜甫的《月夜忆舍弟》
诗词对比:
- 李白的《静夜思》同样描绘了月亮,表达了对故乡的思念,而苏轼的《待月台》则更注重人与自然的关系和时间的流逝。两首诗在情感基调上有所不同,但都展现了月亮在诗人心中的重要地位。
参考资料:
- 《唐诗三百首》
- 《宋词三百首》
- 苏轼研究相关论文和著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