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祥寺僧求阁名》

时间: 2025-01-11 12:55:48

过眼荣枯电与风,久长那得似花红。

上人宴坐观空阁,观色观空色即空。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吉祥寺僧求阁名
苏轼

过眼荣枯电与风,
久长那得似花红。
上人宴坐观空阁,
观色观空色即空。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瞬息万变的世俗世界,荣华富贵如同闪电与风,转瞬即逝。长久以来,难道能有哪种景象能比得上花儿的鲜艳和绚丽?而那些高人则坐在空旷的阁楼上,享受着这份宁静,观察着色彩与空灵,最终领悟到色彩与空灵都是空无的存在。

注释:

  • 过眼荣枯:形容世事的变化,如同眼前的景象,转瞬即逝。
  • 电与风:比喻变化迅速,难以捉摸。
  • 久长:指长时间的存在。
  • 上人:高人,指有修养、有智慧的人。
  • 观空阁:观看空旷的阁楼,象征内心的宁静与思考。
  • 观色观空:观察色彩和空灵的道理,意在探讨存在的本质。
  • 色即空:出自佛教,意指色彩与实物其实是空无的。

典故解析:

“色即空”出自《般若波罗蜜多心经》,是佛教哲学的核心思想之一,表达了对物质世界的空无和虚幻的认识。苏轼在此诗中借用此典故,深化了对世俗荣华的思考。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苏轼(1037-1101),字子瞻,号东坡居士,北宋著名的文学家、书法家、画家。其作品风格独特,兼具豪放与细腻,善于表达情感和哲理。

创作背景:

此诗作于苏轼晚年,他在经历了政治上的波折后,愈加倾向于哲学的思索,尤其是佛教思想对他影响深远。本诗体现了他对人生态度的反思和对物质世界的看淡。

诗歌鉴赏:

苏轼的这首《吉祥寺僧求阁名》以简练的语言,深刻地探讨了人生的无常与内心的宁静。诗的开头两句以“电与风”形象地描绘了世事的瞬息万变,令人感到时间的无情和生命的脆弱。接下来的“久长那得似花红”,则表现出对于持久美好的渴望,暗示在这短暂的荣华中,真正的美在于心灵的宁静。

诗中“上人宴坐观空阁”的描写,营造出一种超然物外的氛围,体现了高人对世俗的超脱与淡泊。最后一句“观色观空,色即空”,则是对佛教哲学的引入,强调了色彩与空灵的关系,揭示了物质与精神的辩证关系,促使读者反思生命的本质和意义。

整首诗不仅展现了苏轼的哲思,也反映了他对人生的深刻体悟,具有极高的艺术价值与思想深度。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过眼荣枯电与风:描绘世事如同闪电与风一样转瞬即逝,强调时间的无情。
  2. 久长那得似花红:表达对持久美好的追求,似乎花儿的盛开是唯一值得留恋的。
  3. 上人宴坐观空阁:高人坐在空阁中,象征着一种超脱的生活方式与内心的宁静。
  4. 观色观空色即空:通过观察色彩和空灵,得出色彩与空灵皆是空无的哲理,反映了对于存在的深刻理解。

修辞手法:

  • 比喻:将世事的荣华比作“电与风”,形象生动。
  • 对仗:诗句对仗工整,如“观色观空,色即空”,增强了诗的节奏感。
  • 反复:通过“观”字的重复,强调观察和思考的重要性。

主题思想:

本诗探讨了人生的无常与内心的宁静,强调超脱世俗的智慧与佛教哲学的理解,传达出一种对生命的深刻反思与追求。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电与风:象征时间的流逝和世事的变化。
  • 花红:象征短暂的美好与生命的绚烂。
  • 空阁:象征内心的宁静与高远的境界。
  • 色空:象征物质世界的虚幻与空无。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苏轼在《吉祥寺僧求阁名》中提到的“电与风”主要用来比喻什么? A. 荣华富贵的短暂
    B. 大自然的力量
    C. 内心的宁静
    答案:A

  2. “观色观空”的意思是什么? A. 观察色彩和空间的关系
    B. 专注于物质世界
    C. 享受生活的乐趣
    答案:A

  3. “色即空”这一句的哲学来源于哪个宗教? A. 道教
    B. 佛教
    C. 基督教
    答案: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王维《山居秋暝》:同样探讨自然与内心的关系,反映出宁静的生活哲学。
  • 李白《静夜思》:通过对月光的描写,表达对故乡的思念,展现出诗人内心的情感。

诗词对比:

  • 苏轼《水调歌头》李白《将进酒》:两首作品在主题上都涉及对人生的思考,但苏轼的作品更倾向于内心的宁静与哲思,而李白则展现出豪放与对饮酒的热爱,形成鲜明对比。

参考资料:

  • 《苏轼全集》
  • 《宋诗三百首》
  • 《中国古典诗歌理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