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巨源》
时间: 2025-01-11 12:38:25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三年客京辇,憔悴难具论。
挥汗红尘中,但随马蹄翻。
人情贵往返,不报生祸根。
坐令平生友,终岁不及门。
南来实清旷,但恨无与言。
不谓广陵城,得逢刘与孙。
异趣不两立,譬如王孙猿。
吾侪久相聚,恐见疑排拫。
我褊类中散,子通真巨源。
绝交固未敢,且复东南奔。
白话文翻译
在京城做客三年,憔悴得难以言表。
在红尘中挥汗如雨,只能随马蹄翻飞。
人情重视往来,而不报答生死之根。
使得平生的朋友,整年都无法相见。
南方的确是清旷的,但恨无人与我倾诉。
没想到在广陵城,竟然遇到了刘和孙。
我们之间的兴趣无法并存,犹如王孙与猿。
我们这些人久聚一处,恐怕会被疑心排斥。
我在这狭小的圈子中散乱,而你却通达真理的源泉。
绝交我固然不敢,但我仍将东南而去。
注释
- 京辇:指京城的车辇,象征权贵的生活。
- 红尘:指世俗的纷扰与喧嚣。
- 往返:指人与人之间的交往与往来。
- 清旷:形容南方的环境清幽而开阔。
- 广陵城:指扬州,历史上著名的文化名城。
- 王孙猿:王孙比喻高贵者,猿比喻孤独的状态,二者无法并存。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苏轼(1036-1101),字子瞻,号东坡,北宋著名文学家、书法家、画家。他的诗、词、文均有很高的成就,是宋代文学的代表人物之一。苏轼的作品常常表达对人生的感悟、对友人的思念及对社会的关怀。
创作背景
《孙巨源》写于苏轼在京城生活期间,反映了他因身处官场而感到的孤独与困扰,以及对朋友的思念之情。诗中表达了对人情冷暖的感慨,也展现了他对理想生活的追求。
诗歌鉴赏
《孙巨源》是一首充满思乡情怀与友谊感悟的诗作。诗人在京城生活三年,经历了权力中心的纷争与人情冷暖,心中难免感到憔悴与孤独。首联以“憔悴难具论”开篇,直入主题,抒发了他对当下生活的无奈与失落。
诗中“人情贵往返,不报生祸根”一句,深刻揭示了当时人际交往的表面化与功利化,常常让人感到孤立无援。接下来的“坐令平生友,终岁不及门”则表现出对友人的思念与期盼,甚至在岁月的消磨中,连见面的机会都变得渺茫。
诗的后半部分,作者提到“南来实清旷,但恨无与言”,展现了他对南方清静生活的向往,但又因无人与之分享而感到遗憾。“不谓广陵城,得逢刘与孙”一句,意在表达即使在这样的环境中,遇到知己也是一种难得的缘分。
整首诗通过对比与象征,表达了对友谊的珍视与对生活的无奈,同时也反映了诗人内心对理想与现实的挣扎。苏轼以其独特的视角与细腻的情感,将个人的孤独与思考融入了对社会的深刻观察,令人深思。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三年客京辇,憔悴难具论:表达了在京城三年的生活使他感到疲惫与憔悴,无法用言语形容。
- 挥汗红尘中,但随马蹄翻:形象地描绘了在繁忙世俗中辛劳工作的状态,心情也随之起伏。
- 人情贵往返,不报生祸根:揭示了人际关系的表面化,人与人之间的交往往只重视来往,而忽略深情厚谊。
- 坐令平生友,终岁不及门:表达了即使是平生好友,也因生活的忙碌而难以见面。
- 南来实清旷,但恨无与言:体现了对南方清静环境的向往,但缺乏可以倾诉的人。
- 不谓广陵城,得逢刘与孙:在意想不到的地方遇见旧友,感到难得。
- 异趣不两立,譬如王孙猿:比喻友人之间的兴趣无法相容,暗含孤独。
- 吾侪久相聚,恐见疑排拫:担忧久聚会引发误解与排斥。
- 我褊类中散,子通真巨源:表达了作者在狭小圈子中的孤独,而知己却能通达真理。
- 绝交固未敢,且复东南奔:虽不敢断绝关系,但仍将离去,体现出对未来的无奈与期待。
修辞手法
- 比喻:如“譬如王孙猿”,通过动物形象表达孤独的情感。
- 对仗:整首诗如“南来实清旷,但恨无与言”,形成了对称的结构,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 象征:京城与南方的对比,象征着繁华与宁静、孤独与友谊。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情感描写与生动的意象,展现了作者对友谊的珍视与对现实生活的思考,反映了人际关系中的冷漠与孤独,同时也流露出对理想生活的向往与追求。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京辇:象征权力与繁华,隐含着孤独与压力。
- 红尘:象征复杂的人际关系与社会生活。
- 广陵城:象征着友谊的重聚与美好回忆。
- 王孙猿:象征着孤独无依的状态。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孙巨源》的作者是?
- A. 李白
- B. 苏轼
- C. 杜甫
- D. 白居易
-
诗中提到的“广陵城”指的是哪个地方?
- A. 南京
- B. 扬州
- C. 洛阳
- D. 西安
-
“人情贵往返”的意思是?
- A. 人情冷淡
- B. 人际关系重视交往
- C. 人情复杂
- D. 人际关系亲密
答案
- B
- B
-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杜甫的《春望》
- 李白的《月下独酌》
诗词对比
- 苏轼与李白的诗作都表达了对人生的感悟与对友谊的珍视,但苏轼的诗更为细腻,李白的则更为豪放。两者在风格上形成鲜明对比,各有千秋。
参考资料
- 《宋诗三百首》
- 《苏轼全集》
- 《中国古代诗词鉴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