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思解释
和陶饮酒二十首
原文展示
何人筑东台,一郡坐可得。
亭亭古浮图,独立表众惑。
芜城阅兴废,雷塘几开塞。
明年起华堂,置酒吊亡国。
无令竹西路,歌吹久寂默。
白话文翻译
是谁在东台上筑起高楼?一座城市的繁华与否,都在这里可以看得见。
高耸的古塔亭亭而立,独自面对着世人的疑惑。
荒废的城市经历了多少兴亡,雷塘的水流几度开塞。
明年我将在华堂上举行盛宴,凭杯祭奠那个已亡的国家。
不要让竹西的道路上,再次响起歌声与乐曲的沉寂。
注释
- 东台:指东面的一座高台,象征着权力和荣耀的地方。
- 亭亭:形容高耸的样子。
- 芜城:指荒废的城市,这里暗指历史的变迁。
- 雷塘:指一个具体的地点,象征着沧桑变化的地方。
- 华堂:华丽的厅堂,这里暗指盛大的酒宴。
- 竹西路:指通往竹林的道路,象征着宁静与美好。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苏轼(1037-1101),字子瞻,号东坡居士,宋代著名的文学家、书法家、画家。他的诗词风格多样,既有豪放,也有婉约,作品广泛流传,对后世影响深远。
创作背景:此诗作于苏轼被贬至黄州期间,正值国家动荡,诗人感慨历史变迁,思考个人命运与国家兴亡的关系,表达了对亡国的哀思与对未来的期待。
诗歌鉴赏
此诗通过东台的高耸和古塔的独立,抒发了诗人对历史的沉思。开篇提出“何人筑东台”,引人思考东台的意义,象征着一座城市的兴衰。诗中的“芜城”和“雷塘”则描绘了历史的沧桑,表现出对往日繁华的怀念与对现实的无奈。最后,诗人借华堂的酒宴来祭奠亡国,表现出一份悲壮的情怀。全诗结构严谨,意象鲜明,情感深沉,展现出诗人对历史的反思与对未来的期盼。
诗词解析
-
逐句解析:
- “何人筑东台”:发问引入主题,暗示对历史的探索。
- “一郡坐可得”:说明高台的视野,象征权力和荣耀。
- “亭亭古浮图”:描绘古塔的形象,表现历史的沉重感。
- “独立表众惑”:独自面对世人的疑惑,暗示历史的复杂性。
- “芜城阅兴废”:描述城市的兴衰历程,感叹历史的无常。
- “雷塘几开塞”:象征着沧海桑田,流动的水代表着时间的变迁。
- “明年起华堂”:表达对未来的期待,计划举行酒宴。
- “置酒吊亡国”:祭奠亡国,表现出对历史的哀悼。
- “无令竹西路”:寄望于未来的宁静,不希望再有寂静。
-
修辞手法: 诗中运用了比喻、对仗等修辞手法,使得意象更加生动,如“亭亭古浮图”对比古塔与现代建筑的对立。
-
主题思想: 诗歌通过对历史的回望,表现了诗人对国家命运的深切关注,以及对美好未来的渴望,情感基调上带有一丝悲凉和思索。
意象分析
- 东台:象征着权力与荣耀的象征。
- 古浮图:历史的沉重与沧桑,承载着过往的兴亡。
- 芜城:荒废与遗忘,表现历史的无情。
- 华堂:希望与期盼,象征着未来的美好愿景。
- 竹西路:宁静与美好的象征。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东台”象征什么?
A. 权力与荣耀
B. 沧桑历史
C. 乡土情怀 -
“芜城阅兴废”反映了什么主题?
A. 对个人命运的思考
B. 对历史变迁的感慨
C. 对未来的憧憬
答案:
- A
-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饮酒》陶渊明:同样表达对酒的热爱与对人生的感悟。
- 《庐山谣》李白:对自然与人生的思考,情感同样深邃。
诗词对比:
- 陶渊明《饮酒》:表达了隐逸生活的逍遥与对自然的热爱;与苏轼的历史感思考形成对比。
- 李白《将进酒》:豪放的饮酒主题与苏轼的哀愁形成反差,展现出不同的情感基调。
参考资料
- 《苏轼诗词全集》
- 《宋代诗词研究》
- 《古典诗词的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