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州令·各自寻思取》

时间: 2025-01-26 00:55:23

各自寻思取。

更莫怨他人做。

如今剗地怕相逢,愁多正在相逢处。

人前不敢分明语。

暗里频回顾。

罗襟滴泪无数。

匆匆又是空归去。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梁州令·各自寻思取》 作者: 晁端礼

各自寻思取。更莫怨他人做。
如今剗地怕相逢,愁多正在相逢处。
人前不敢分明语。暗里频回顾。
罗襟滴泪无数。匆匆又是空归去。

白话文翻译:

大家各自心中默默思索,
更不要埋怨他人所做的事情。
如今在这个地方相遇令人害怕,
愁苦多在相遇之处。
在人前不敢明言,只能暗中频频回望。
衣襟上泪水无数,匆匆又是空手回去。

注释:

  • 剗地:意为“在地面上”,引申为在相遇的地方。
  • 罗襟:指的是衣襟,形容因悲伤而流泪湿透的情景。
  • 空归去:形容无所收获而又匆忙离去的状态。

典故解析:

本诗虽不直接引用典故,但表达的情感和情境与古代文人对离愁别绪的感慨有相似之处,如李白的《月下独酌》或杜甫的《春望》。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晁端礼,宋代词人,以抒情见长,作品多表现个人情感和社会现实。他的词作常常蕴含细腻的情感与深刻的思考。

创作背景: 本诗创作于宋代,一个社会动荡不安、士人多有离愁别绪的时代,诗人通过个人的情感体验反映了社会的普遍心理。

诗歌鉴赏:

《梁州令·各自寻思取》通过细腻的描写展现了内心深处的孤独与忧伤,诗人以“各自寻思取”开篇,强调每个人的内心世界都在独自思索,暗示着一种无奈的隔阂。接下来的句子“更莫怨他人做”,则是对人际关系的一种反思,告诫自己无须将悲伤的根源归咎于他人。诗中反复出现的“相逢”与“暗里回顾”,展现了人与人之间那种微妙而复杂的情感纠葛,仿佛在提醒我们,许多愁苦都是在相遇中加深的。最后两句“罗襟滴泪无数,匆匆又是空归去”,更是将诗歌的情感推向高潮,泪水浸湿衣襟,象征着对过往的无尽怀念和失落。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各自寻思取:每个人都在默默地思索自己的事情,暗含孤独感。
  2. 更莫怨他人做:劝诫自己和他人不要去怨恨别人,强调个人责任。
  3. 如今剗地怕相逢:相遇充满了恐惧,可能是因为过去的回忆或情感的纠葛。
  4. 愁多正在相逢处:愁苦往往在相遇的时刻被触发。
  5. 人前不敢分明语:在他人面前不敢直言表达自己的情感。
  6. 暗里频回顾:暗中不断回想,表现出对过往的依恋。
  7. 罗襟滴泪无数:衣襟上泪水淋漓,象征着深重的悲伤。
  8. 匆匆又是空归去:带着悲伤和遗憾匆忙离去,体现了失落感。

修辞手法:

  • 比喻:将泪水比作衣襟的湿润,形象地表达情感的沉重。
  • 对仗:如“人前不敢分明语,暗里频回顾”,增强了诗歌的韵律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的主题围绕着孤独与失落,表达了对过往情感的追溯与对相遇的恐惧,传递出一种无奈与沉重的情感基调。

意象分析:

  • 衣襟:象征感情的承载,泪水的滴落映射出内心的痛苦。
  • 相逢:象征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既是欢聚也是愁苦的源泉。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各自寻思取”表达了什么样的情感?

    • A. 群体的欢乐
    • B. 个体的孤独
    • C. 社会的繁荣
    • D. 友谊的深厚
  2. “罗襟滴泪无数”中“罗襟”指的是什么?

    • A. 诗人的名字
    • B. 一种花
    • C. 衣襟
    • D. 一种饮品

答案:1-B;2-C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李清照《如梦令》
  • 纳兰性德《木兰花慢》

诗词对比: 与晁端礼的《梁州令》相比,李清照的《如梦令》同样表现了离愁别绪,但其语气更显柔婉和细腻。两者都通过个人情感反映出社会的复杂性,但情感表达的方式和角度略有不同。

参考资料:

  • 《宋词三百首》
  • 《古诗词鉴赏指南》
  • 《中国古代诗词概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