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蓦山溪·春来心事》

时间: 2025-04-27 12:02:16

春来心事,分付千锺酒。

午醉梦还醒,两眉愁、才消又有。

天涯远梦,归路日中迷,楚云深,孤馆静,潇洒梨花手。

回文歌罢,幽恨新兼旧。

帘影卷斜阳,乱红飞、风摇暮柳。

独携此意,和泪上层楼,尽平芜,穷远目,认断千山首。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蓦山溪·春来心事
作者: 晁端礼 〔宋代〕

春来心事,分付千锺酒。
午醉梦还醒,两眉愁才消又有。
天涯远梦,归路日中迷,
楚云深,孤馆静,潇洒梨花手。
回文歌罢,幽恨新兼旧。
帘影卷斜阳,乱红飞风摇暮柳。
独携此意,和泪上层楼,
尽平芜,穷远目,认断千山首。

白话文翻译:

春天来了,心中的忧愁只能借酒来倾诉。
午后醉酒醒来,眉头的愁苦刚刚消散,又再次涌现。
天涯遥远的梦想,归来的路在正午时分迷失;
楚地的云层深厚,孤独的馆舍静谧,手中随意摇曳的梨花。
吟唱完回文歌,幽深的怨恨又新又旧。
帘影随着斜阳卷起,纷乱的花瓣在风中飞舞,摇曳着暮柳。
独自携带这份情意,含着泪水登上高楼,
尽览平坦的芜杂,远望尽头,认得那千山的峰头。

注释:

  • 千锺酒:指很多酒,形容酒量或酒的丰富。
  • 午醉:指在午后的醉意。
  • 楚云:楚地的云,代表一种忧伤的情绪。
  • 潇洒梨花手:形容轻松而优雅的举动,梨花象征着春天的生机。
  • 回文歌:一种特殊的诗歌形式,表达复杂的情感。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晁端礼,宋代诗人,字景初,号白云,出生于南宋,晚年隐居,作品风格多以抒情见长,常通过自然景象表达内心情感。

创作背景
《蓦山溪·春来心事》写于春天,诗人借春天的生机与自身的情感交织,表达了对往事的怀念和对现实的思考,反映了他在孤独中对人生意义的探寻。

诗歌鉴赏:

《蓦山溪·春来心事》是一首充满春天气息的抒情诗。诗中,春天的气息与内心的愁苦交织在一起,表现出一种复杂的情感。作者通过“分付千锺酒”表现出对酒的依赖,借助酒来释放内心的苦闷,反映了诗人在面对生活的压力时的无奈。

午后醒来时,愁苦如影随形,正当眉头刚刚舒展,新的忧愁又接踵而至,表现出一种无尽的循环。天涯与归路的迷惘,描绘出一种对未来的迷茫。诗中提到的“楚云深、孤馆静”,则进一步强调了诗人的孤独感。

“潇洒梨花手”不仅描绘了一幅春天的美景,更是诗人对生活的淡然态度。这种洒脱的感觉与“幽恨新兼旧”形成鲜明对比,显现出诗人内心的纠结和复杂情感。

随着“帘影卷斜阳,乱红飞风摇暮柳”,诗的意境逐渐升华,夕阳下的景色与内心的情感交融,形成了一种深刻的反思。最后,诗人“独携此意,和泪上层楼”,在高楼眺望远方,表达了对生活的感慨与对未来的期待,尽管前路茫茫,却依然愿意面对。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春来心事,分付千锺酒。 - 春天来了,内心的烦恼只能借酒来倾诉,抒发内心的抑郁。
  2. 午醉梦还醒,两眉愁才消又有。 - 醉酒后醒来,愁苦刚刚消散,又有新的忧愁出现,展现出无尽的苦闷。
  3. 天涯远梦,归路日中迷, - 遥远的梦想与归家的路在正午的阳光下迷失,表达对未来的迷茫。
  4. 楚云深,孤馆静,潇洒梨花手。 - 深沉的楚地云层,孤寂的馆舍,手中轻盈的梨花,形成一种优雅却孤独的意象。
  5. 回文歌罢,幽恨新兼旧。 - 唱完回文歌,内心的怨恨又新又旧,情感复杂而纠结。
  6. 帘影卷斜阳,乱红飞风摇暮柳。 - 斜阳下的帘影,随风摇曳的红花与柳树,描绘出春天的美丽与惆怅。
  7. 独携此意,和泪上层楼, - 独自带着这种情感,含泪登上高楼,表现出一种孤独的坚持。
  8. 尽平芜,穷远目,认断千山首。 - 俯瞰平坦的田野,远望尽头,认得那遥远的千山,表达出对未来的期待与追寻。

修辞手法

  • 比喻:将内心的忧愁比作春天的景象,通过自然景物反映内心情感。
  • 拟人:如“帘影卷斜阳”,赋予无生命的事物以人的动作,增强画面感。
  • 对仗:在句子结构上形成对比,增强音乐感,如“幽恨新兼旧”。

主题思想: 这首诗主要探讨了在春天的美好背景下,诗人内心的复杂情感,既有对往事的怀念,又有对生活的无奈与迷茫。诗人以自然景物为依托,表达了对自由与孤独的深刻思考,展现了对生活的热爱与思索。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1. :象征生机与希望。
  2. :表达抒怀与孤独的情感。
  3. :代表忧愁与迷茫。
  4. 梨花:象征春天的美好与洒脱。
  5. :象征柔弱与摇曳,增添情感的细腻。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的“千锺酒”象征什么? A. 酒的数量
    B. 心中的忧愁
    C. 春天的生机
    答案:B

  2. “楚云深,孤馆静”中的“楚云”主要表达什么情感? A. 快乐
    B. 忧愁
    C. 兴奋
    答案:B

  3. 诗中提到的“潇洒梨花手”体现了诗人的什么态度? A. 绝望
    B. 淡然
    C. 忧郁
    答案: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李清照《如梦令》
  • 苏轼《水调歌头》

诗词对比

  • 晁端礼《蓦山溪·春来心事》李清照《如梦令》:两首诗都表现了对春天的描写和内心情感的抒发,但晁端礼的诗更加注重孤独感和复杂情感,而李清照则多了一份柔情和细腻的感受。

参考资料:

  • 《宋代诗词选》
  • 《古典诗词鉴赏》
  • 《中国古代文学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