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答圆悟偈
露柱抽横骨,虚空弄爪牙。
直饶玄会得,犹是眼中沙。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的意思是:露水柱像是抽出的横骨,虚空中像是在玩弄爪子和牙齿。即便你明白其中的奥秘,但依然像是眼中的沙子,无法清晰地看见。
注释:
- 露柱:指露水凝聚的柱状物,可能象征着自然的无常。
- 横骨:横向的骨骼,暗喻支撑或结构。
- 虚空:空无,指无形的空间。
- 弄爪牙:比喻在虚无中做一些无意义的事情。
- 玄会:指深奥的理解或领悟。
- 眼中沙:眼睛里有沙子,意味着视线模糊,无法清晰看见事物。
典故解析:
这首诗虽然不直接引用特定的典故,但其意境与佛教的空性思想相契合,表现出对世事无常的感悟。诗中提到的“玄会”与“眼中沙”反映了对思想境界的追求与现实困扰的对比。
诗词背景:
- 作者介绍:释宗振是宋代的一位高僧,专注于禅宗和佛教思想的传播,诗作多富有哲理,反映出他对人生和宇宙的深刻思考。
- 创作背景:这首诗可能是在他对某种境界的体悟后写成,表达了对理解和认知的反思,尤其在面对复杂的世俗生活时。
诗歌鉴赏:
《答圆悟偈》以简练的语言表达了深刻的佛教思想,展现了诗人对空性及人生无常的深刻理解。开头的“露柱抽横骨”形象生动,似乎在描绘自然界中的微小事物,却暗含深意,提示人们关注那些看似微不足道的存在。接下来的“虚空弄爪牙”,则进一步加深了这种虚无感,展现出在纷繁复杂的世界中,许多事情都是徒劳的。整体上,诗人通过对比,表明即使领悟了某种哲理,依然难以摆脱现实的困扰。这样的情感引人深思,尤其是对于追求真理和理解人生的读者。
诗词解析:
-
逐句解析:
- “露柱抽横骨”:用露水的自然形态比喻生命的脆弱和不定,暗示人生的短暂与虚幻。
- “虚空弄爪牙”:表达对虚无的反思,仿佛在无意义的追逐中迷失。
- “直饶玄会得”:即使领悟了深奥的道理,但依旧难以彻底理解或脱离世俗的干扰。
- “犹是眼中沙”:比喻无法看清真相,反映了对人类认知局限的无奈。
-
修辞手法:
- 使用比喻和象征等手法,使得诗句富有层次感和深意。
- 对仗的修辞手法增添了诗的音韵美,使得哲理更加深刻。
-
主题思想:
- 诗歌探讨了人生的无常和对真理的追求,反映出对存在的思考和对理解的渴望。
意象分析:
- 露柱:象征自然的美与脆弱。
- 虚空:表现出空无的哲学观念。
- 爪牙:象征着人类在虚无中无意义的挣扎。
- 眼中沙:隐喻对真理的认知障碍。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露柱”象征什么? A. 生命的坚持
B. 自然的脆弱
C. 人类的智慧
答案:B -
“眼中沙”意味着什么? A. 看清真相
B. 视线模糊
C. 追求知识
答案:B -
诗人对人生的态度是? A. 乐观
B. 无奈
C. 消极
答案:B
诗词比较与延伸:
- 相关作品推荐:李白的《将进酒》,同样探讨人生短暂与追求的主题。
- 诗词对比:释宗振的诗与王维的《山居秋暝》,都涉及自然与人生的思考,但释宗振更倾向于哲学的探讨,而王维则更注重自然的描绘。
参考资料:
- 《宋诗三百首》
- 《禅宗诗歌研究》
- 《中国古典诗词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