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奉别长史庾公太守徐公应召》
时间: 2025-02-04 16:09:51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烈风起江汉,白浪忽如山。
方伯骤勤王,杞人亦忧天。
酆镐顷霾晦,云龙召我贤。
车骑北艰苦,艅艎西溯沿。
水灵静湍濑,猛兽趋后先。
龙楼开新阳,万里出云间。
宇宙既焜耀,崇德济巨川。
受命在神宗,振兵犹轩辕。
煌煌逾涿鹿,穆穆更坤元。
明王朝太阶,远迩望嘉言。
游子淡何思,江湖将永年。
白话文翻译:
狂风在江汉地区刮起,白色的浪涛忽然像山一样高。
地方官员急于勤王,杞国的人也忧虑天要塌下来。
酆镐地区霾雾弥漫,云龙在召唤我这个贤良之人。
车马北行艰难,船只向西逆流而上。
水流清澈宁静,湍急的水流与猛兽先后而至。
龙楼开启新阳光,万里之间云彩翩翩。
宇宙的光辉耀眼,崇尚德行能够渡过大河。
我受命于神宗,振兴军队犹如轩辕。
耀眼的光辉超过了涿鹿,庄重的气氛更是滋养了天地。
明王朝的台阶高耸,远近都在期待美好的言辞。
游子为何如此淡然思念,江湖的岁月将是漫长的年华。
注释:
- 烈风:猛烈的风。
- 江汉:指长江与汉水交汇的地方,常用来代表江河。
- 方伯:地方官员,一般指郡守或太守。
- 杞人忧天:出自《庄子》,意思是杞国的人担忧天空会塌下来,比喻无谓的忧虑。
- 酆镐:古都,后指阴司,象征阴霾。
- 云龙:云中的龙,象征高贵的召唤。
- 车骑:指马车和骑兵。
- 艅艎:小船,指行船。
- 水灵:如水般灵动,形容水流。
- 龙楼:象征权势的楼阁。
- 宇宙:天和地的总称。
- 神宗:指唐朝的皇帝。
- 轩辕:传说中的黄帝,象征着权威和正义。
- 涿鹿:古战场,象征着战斗与胜利。
- 明王朝:指唐朝,表示盛世。
- 游子:远行的人,通常指游子思乡之情。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储光羲,唐代诗人,生活在盛唐时期,以其清新自然的诗风著称,常以山水、游子思乡、时事政治为题材,其诗作多有感情真挚、意境深远的特点。
创作背景:
这首诗是储光羲在被召回任职的途中所作,反映了他对国家时事的关心和个人志向的抒发。诗中描绘了国家动荡与个人理想之间的矛盾,表达了游子对故乡的思念和对未来的迷茫。
诗歌鉴赏:
这首诗在形式上采用了五言绝句的结构,韵律和谐,语言凝练而富有表现力。诗中开篇以“烈风起江汉,白浪忽如山”描绘了一幅动荡不安的江河景象,生动地传达出作者对即将面临的政治风波的感受。“方伯骤勤王,杞人亦忧天”一联则通过借用典故,表明了地方官员的急切与民间百姓的无奈,表现了社会动荡下人们对未来的担忧。
接下来的几句,诗人描述了自己的旅途艰难、志向高远,表现出一种对召唤的响应与无奈的心境。“水灵静湍濑,猛兽趋后先”以水与猛兽的对比,暗示了外界环境的威胁与内心的宁静,体现了诗人内心的复杂情感。
最后几句则通过“游子淡何思,江湖将永年”展现了游子对于未来的迷茫与对故乡的深切思念,蕴含着深厚的家国情怀。整首诗通过生动的意象与丰富的情感,展现了一个游子在国家动荡与个人理想之间的挣扎,既有对时局的关切,也有对个人命运的思考。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烈风起江汉:江汉地区的烈风起,暗示了动荡的局势。
- 白浪忽如山:波涛汹涌,形象地表现出环境的险恶。
- 方伯骤勤王:地方官员匆忙勤王,显示出对国家局势的紧迫感。
- 杞人亦忧天:借用杞人忧天的典故,表现出民众的无奈。
- 酆镐顷霾晦:描绘了阴霾的环境,象征着不安的政治局势。
- 云龙召我贤:云龙象征高贵的召唤,表现出对贤才的渴求。
- 车骑北艰苦:北上的路途艰辛,直接反映了诗人内心的挣扎。
- 艅艎西溯沿:小船逆流而上,暗示着逆境中的坚持。
- 水灵静湍濑:水流的宁静与湍急的对比,体现内心的复杂情感。
- 猛兽趋后先:猛兽象征着外界的威胁,传达出不安的情绪。
- 龙楼开新阳:龙楼开启新希望,象征着未来的可能性。
- 万里出云间:远方的景象,表现出对未来的期待。
- 宇宙既焜耀:宇宙的光辉照耀,暗喻理想的实现。
- 崇德济巨川:崇尚德行,能够渡过大河,表现出对德行的期望。
- 受命在神宗:受命于皇帝,体现出对国家的责任感。
- 振兵犹轩辕:振兴军队如同轩辕,表现出对国家的忠诚。
- 煌煌逾涿鹿:形容光辉超过涿鹿,暗示着历史的荣耀。
- 穆穆更坤元:气氛庄重,表现出对天地的敬畏。
- 明王朝太阶:明王朝的辉煌,暗示着政治的稳定。
- 远迩望嘉言:远近都在期待美好言辞,表现出人民的期望。
- 游子淡何思:游子思念故乡,表现出深刻的情感。
- 江湖将永年:江湖的岁月漫长,暗示着时间的流逝与思念的积累。
修辞手法:
- 比喻:“白浪忽如山”使用比喻,形象生动地描绘了汹涌的浪潮。
- 对仗:如“车骑北艰苦,艅艎西溯沿”,形成了一种对称美。
- 典故:借用“杞人忧天”表达对无谓忧虑的感慨。
主题思想:
整首诗歌通过对国家动荡与个人理想的描绘,表现了游子对故乡的思念、对未来的迷茫以及对国家命运的关切。诗中蕴含着深厚的家国情怀与强烈的责任感,使人感受到一种对时代变迁的思考与自我反省。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烈风、白浪:象征外界的动荡与威胁。
- 云龙:象征对高贵与理想的追求。
- 游子:代表远行者的心境与思念。
- 龙楼、宇宙:表现出理想的光辉与未来的希望。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提到的“杞人”忧虑的是什么?
- A. 天要塌下来
- B. 地要裂开
- C. 江水上涨
-
诗中“烈风起江汉”意指什么?
- A. 自然现象
- B. 政局动荡
- C. 游子思乡
-
诗人对未来的态度是?
- A. 无所谓
- B. 期待与忧虑并存
- C. 绝望
答案:
- A
- B
-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王之涣的《登鹳雀楼》
- 李白的《夜泊牛渚怀古》
诗词对比:
- 王之涣《登鹳雀楼》与储光羲的这首诗相比,前者强调壮丽的自然景观与人生哲理,而后者更侧重于对国家时局的关注与个人的思考。两者都展示了诗人对时局的感悟与对理想的追求,但情感基调有所不同。
参考资料:
- 《唐诗三百首》
- 《中国古典诗词鉴赏辞典》
- 《唐代诗人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