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中贻崔六琪华》

时间: 2025-02-04 15:49:24

恍惚登高岭,裴回看落日。

遥想仲长园,如亲幼安室。

春渚菖蒲登,山中拨谷鸣。

相思不道远,太息未知情。

意君来此地,时复疏林薄。

中夜扫闲门,迎晨闭菌阁。

屣履清池上,家童奉信归。

忧随落花散,目送归云飞。

故交在天末,心知复千里。

无人暂往来,独作中林士。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恍惚登高岭,裴回看落日。
遥想仲长园,如亲幼安室。
春渚菖蒲登,山中拨谷鸣。
相思不道远,太息未知情。
意君来此地,时复疏林薄。
中夜扫闲门,迎晨闭菌阁。
屣履清池上,家童奉信归。
忧随落花散,目送归云飞。
故交在天末,心知复千里。
无人暂往来,独作中林士。

白话文翻译:

我恍惚地登上高岭,回头望着落日。
遥想当年的仲长园,仿佛亲近的幼儿在安静的房室中。
春天的水边,菖蒲长得茂盛,山中传来阵阵谷鸣。
相思之情不知有多远,叹息中却不明白彼此的感情。
我希望你能来到这里,时不时走过疏落的树林。
夜深时打扫闲门,迎接晨光闭上小阁。
我穿着鞋子走在清澈的池水上,家中的小童带着信件回来了。
忧愁随着落花飘散,目送着归来的云飞。
故交在天边,我心里明白距离再远也不过千里。
无人来往,我独自在山林中做一个隐士。

注释:

  • 恍惚:模糊不清,恍惚之间。
  • 裴回:徘徊,犹豫不决的样子。
  • 仲长园:古代名人,指的是《诗经》中的“仲长”,这里用以表示美好的园林。
  • 菖蒲:一种水生植物,常用作装饰或象征。
  • 拨谷鸣:指山中鸟鸣声。
  • 意君:希望你。
  • 疏林薄:指稀疏的树林,形容环境宁静。
  • 菌阁:指小阁楼,可能是用来遮阳的地方。
  • 屣履:鞋子,指人行走时穿的鞋。
  • 家童:家中的小仆人。
  • 忧随落花散:忧愁如同落花一样,随风而去。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储光羲,唐代诗人,生于盛唐时期,以其清丽的诗风而闻名。其作品多描绘自然风光和人情世态,体现出一种淡泊明志的生活态度。

创作背景:本诗创作于一个春日的傍晚,作者在山中登高,面对落日,借景抒情,表达对故人的思念和孤独的情绪。诗中融入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以及对人生哲理的思考。

诗歌鉴赏:

本诗通过描绘一个静谧的山中场景,展现了诗人内心的情感世界。开篇的“恍惚登高岭,裴回看落日”,以迷离的心境和自然景色结合,营造出一种朦胧的氛围,仿佛时间在此刻静止。接下来的“遥想仲长园,如亲幼安室”,则通过对美好园林的回忆,勾起了对往昔的怀念,表明了诗人与自然的深厚联系。

而“相思不道远,太息未知情”则深刻揭示了诗人内心的孤独与思念之情,表达了人与人之间情感的脆弱与无奈。整首诗在描绘自然美景的同时,将个人情感与自然景象紧密结合,使得诗歌不仅仅是对外界的描绘,更是内心情感的真实流露。

最后,诗的结尾“无人暂往来,独作中林士”,更是强调了诗人所处的孤独状态,表现出一种隐士般的洒脱与无奈。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描写和深刻的情感,展现了诗人对生命、友谊和孤独的思考,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

诗词解析:

  • 逐句解析

    1. 恍惚登高岭:诗人在高岭上,心神恍惚,表明一种迷惘的状态。
    2. 裴回看落日:徘徊之际,眼前的落日引发诗人思绪。
    3. 遥想仲长园:借用古代美好园林的意象,表达对过去的美好回忆。
    4. 春渚菖蒲登:描绘春天生机盎然的景象。
    5. 山中拨谷鸣:山中鸟鸣声,增添了诗的生动性。
    6. 相思不道远:表达思念的情感无尽。
    7. 太息未知情:内心的叹息与无奈。
    8. 意君来此地:希望友人前来相聚。
    9. 时复疏林薄:描写环境的宁静。
    10. 中夜扫闲门:夜晚的宁静与安逸。
    11. 迎晨闭菌阁:迎接晨光,体现一种生活的规律。
    12. 屣履清池上:形象展现日常生活。
    13. 家童奉信归:小童带信回家,传递思念之情。
    14. 忧随落花散:忧愁飘散如落花。
    15. 目送归云飞:目送远去的云彩,寄托离愁。
    16. 故交在天末:故友远在天涯,心中明白仍有联系。
    17. 无人暂往来:无人来往,强调孤独。
    18. 独作中林士:独自在山中生活,表现隐士生活。
  • 修辞手法

    • 比喻:如“忧随落花散”,将忧愁比作落花,生动形象。
    • 拟人:如“目送归云飞”,云彩似有情感,增添诗意。
    • 对仗:整首诗的对仗结构使得诗句和谐流畅。
  • 主题思想:诗歌表达了对自然的热爱、对故人的思念以及内心的孤独。诗人通过自然景象反映内心情感,展现出一种淡泊明志的生活态度。

意象分析:

  • 高岭:象征高远的理想与追求。
  • 落日:象征时间的流逝与生命的无常。
  • 仲长园:代表美好回忆与理想的生活状态。
  • 菖蒲、谷鸣:自然的生机与宁静,增添诗的情感基调。
  • 孤独:贯穿全诗的主题,表现人与人之间的距离感。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裴回看落日”中的“裴回”指什么?

    • A. 走动
    • B. 站立
    • C. 徘徊
  2. 诗中提到的“仲长园”象征什么?

    • A. 朋友
    • B. 美好回忆
    • C. 自然
  3. “忧随落花散”用什么修辞手法?

    • A. 拟人
    • B. 比喻
    • C. 对仗

答案

  1. C
  2. B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杜甫《月夜忆舍弟》
  • 王维《山居秋暝》

诗词对比

  • 储光羲的《山中贻崔六琪华》与王维的《终南山》均描绘了自然景色与人情世态,但储光羲更强调内心的孤独感,而王维则表现对自然的融入与和谐。

参考资料:

  • 《唐诗三百首》
  • 《中国古代文学史》
  • 《诗词探微:唐诗篇章解读》

相关诗句

恍惚登高岭,裴回看落日。下一句是什么

遥想仲长园,如亲幼安室。上一句是什么

遥想仲长园,如亲幼安室。下一句是什么

春渚菖蒲登,山中拨谷鸣。上一句是什么

春渚菖蒲登,山中拨谷鸣。下一句是什么

相思不道远,太息未知情。上一句是什么

相思不道远,太息未知情。下一句是什么

意君来此地,时复疏林薄。上一句是什么

意君来此地,时复疏林薄。下一句是什么

中夜扫闲门,迎晨闭菌阁。上一句是什么

中夜扫闲门,迎晨闭菌阁。下一句是什么

屣履清池上,家童奉信归。上一句是什么

屣履清池上,家童奉信归。下一句是什么

忧随落花散,目送归云飞。上一句是什么

忧随落花散,目送归云飞。下一句是什么

故交在天末,心知复千里。上一句是什么

故交在天末,心知复千里。下一句是什么

无人暂往来,独作中林士。上一句是什么

恍惚登高岭,下一句是什么

裴回看落日。上一句是什么

裴回看落日。下一句是什么

遥想仲长园,上一句是什么

遥想仲长园,下一句是什么

如亲幼安室。上一句是什么

如亲幼安室。下一句是什么

春渚菖蒲登,上一句是什么

春渚菖蒲登,下一句是什么

山中拨谷鸣。上一句是什么

山中拨谷鸣。下一句是什么

相思不道远,上一句是什么

相思不道远,下一句是什么

太息未知情。上一句是什么

太息未知情。下一句是什么

意君来此地,上一句是什么

意君来此地,下一句是什么

时复疏林薄。上一句是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