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点绛唇 淡红梅
背有微红,绛桃一半为根蒂。
幼姿偏丽。种得才三岁。
漏泄年光,心吐香难制。
花虽细。弄人多计。不惜胭脂泪。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词描绘了一朵淡红梅花,花瓣上隐隐带着微红色,就像绛桃的根基。梅花的姿态娇嫩可爱,种植到现在才三年。花期虽然短暂,却散发出浓郁的香气,令人难以自制。尽管花朵娇小,却引得人们心生怜爱,愿意为她流下胭脂泪。
注释:
- 绛桃:一种桃花,色泽鲜艳,象征美丽。
- 微红:指淡淡的红色,形容梅花的颜色。
- 幼姿:娇嫩的姿态。
- 漏泄年光:形容花期短暂,时光如水般流逝。
- 心吐香难制:指梅花的香气无法抑制,形象地表现出花香的浓郁。
- 不惜胭脂泪:表现出对花的喜爱,愿意为之流泪。
典故解析:
该词虽然并没有直接引用特定的典故,但透过梅花的描绘,能够联想到古代文人对于梅花的喜爱与赞美。梅花象征着高洁与坚韧,常常与冰雪、孤傲的气质联系在一起。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屈大均,明代诗人,字季恭,号云峰,擅长诗词、散文。屈大均在创作中常表现出对自然的热爱与对人生哲理的思考,其风格洒脱自然,情感真挚。
创作背景:
《点绛唇 淡红梅》创作于明代,正值文人崇尚自然、追求高雅情趣的时期,梅花作为一种重要的文化象征,在古代文人中有着广泛的影响力。
诗歌鉴赏:
这首词通过细腻的描写,展现了淡红梅花的娇美与短暂。词中以“微红”、“绛桃”比拟梅花的颜色,展现了梅花的清新与灵动。“幼姿偏丽”句中,词人不仅赞美了梅花的外貌,也隐含了对生命脆弱与短暂的感慨。梅花虽然娇小,却因其香气而引得众人瞩目,表达了对美的追求与珍惜。
整首词情感真挚,语言优美,既有对梅花外在美的描绘,也有对其内在精神的赞美,反映了诗人内心的细腻与敏感。诗人通过对梅花的赞美,传达出一种对美好事物的珍视与对时光流逝的无奈,既是对自然的倾慕,也是对人生命运的思考。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背有微红:梅花背面隐约透出红色,展现其娇美。
- 绛桃一半为根蒂:梅花的颜色与绛桃相似,强调其美丽的根基。
- 幼姿偏丽:花的姿态娇嫩而美丽,给人以新鲜感。
- 种得才三岁:梅花生长时间不长,暗示其短暂的生命。
- 漏泄年光:时间在流逝,花期如水般消逝。
- 心吐香难制:梅花香气四溢,无法抑制,体现出其魅力。
- 花虽细:梅花虽小,但引人注意。
- 弄人多计:梅花引发了人们的各种情感与思索。
- 不惜胭脂泪:表达对梅花深厚的情感,愿意为之流泪。
修辞手法:
- 比喻:将梅花比作绛桃,突显其美丽。
- 拟人:将梅花赋予情感,引发人的共鸣。
- 对仗:词中多处运用对仗手法,增强了语言的韵律感和美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词的中心思想在于赞美梅花的美丽与香气,反映了诗人对美好事物的珍惜,以及对时间流逝的感慨,寓意深长。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淡红梅:象征清新、高洁的美,代表着生命的脆弱与短暂。
- 胭脂泪:象征对美好事物的珍惜与感伤,表现出对生命情感的深刻体悟。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词中“绛桃”比喻了什么?
- A. 梅花的颜色
- B. 梅花的香气
- C. 梅花的生长
-
“不惜胭脂泪”表达了怎样的情感?
- A. 对梅花的冷淡
- B. 对梅花的深厚喜爱
- C. 对梅花的无奈
-
词中的“幼姿偏丽”主要描述的是梅花的什么特征?
- A. 颜色
- B. 姿态
- C. 香气
答案:
- A
- B
-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李清照的《如梦令》
- 苏轼的《赤壁赋》
- 陶渊明的《饮酒》
诗词对比:
在李清照的《如梦令》中,她同样对自然景物进行了细腻的描写,展现了女性特有的细腻与柔美。屈大均的《点绛唇 淡红梅》则更多地表现了对生命短暂的感慨与对美好事物的珍惜,展现了不同的情感基调。
参考资料:
- 《明代诗人屈大均传》
- 《古代诗词鉴赏要点》
- 《梅花文化与诗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