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永寿王赞府径归县(得蝉字)》

时间: 2025-01-10 22:06:33

当官接闲暇,暂得归林泉。

百里路不宿,两乡山复连。

夜深露湿簟,月出风惊蝉。

且尽主人酒,为君从醉眠。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送永寿王赞府径归县(得蝉字)
当官接闲暇,暂得归林泉。
百里路不宿,两乡山复连。
夜深露湿簟,月出风惊蝉。
且尽主人酒,为君从醉眠。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的意思是:当官的闲暇时光,我暂时得以回到山林之间。虽然路途百里,不打算宿宿,但两地的山脉却重叠在一起。夜深了,露水湿润了席子,月亮升起,微风吹动了知了。趁着这欢乐时光,来尽情饮酒吧,且为你醉卧其中。

注释:

字词注释:

  • 当官:指担任官职。
  • 闲暇:指空闲的时间。
  • 归林泉:回归到山林和泉水的地方。
  • 百里路不宿:意思是走了百里路却不打算在外住宿。
  • 两乡山复连:指两地的山脉相连。
  • 夜深露湿簟:夜晚已深,露水打湿了席子。
  • 月出风惊蝉:月亮升起,微风吹动了蝉鸣。
  • 且尽主人酒:暂且喝完主人所献的酒。
  • 为君从醉眠:为了你,我愿意醉卧而眠。

典故解析:

  • “蝉”:在中国文化中,蝉常常象征着清高和隐逸的生活。此处蝉的鸣叫与月光交织,营造出一种清幽的意境,显示出诗人对自然的热爱和向往。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岑参(约715年-770年),唐代著名诗人,字子美,号山人,晚号阿多,祖籍江宁(今江苏南京)。他的诗歌以豪放、奔放著称,尤其以边塞诗而闻名,常抒发对边疆生活的描绘和个人情感。

创作背景: 这首诗创作于岑参担任官职期间,正值他闲暇之际,得以返乡。诗中描绘了他对于自然环境的热爱,以及与朋友聚会时的欢愉心情。

诗歌鉴赏:

这首诗体现了岑参对于自然的热爱和对友谊的珍视。开篇通过“当官接闲暇”表现出诗人从忙碌的官场生活中抽身,暂时回归到宁静的自然之中,带有一丝逃避现实的意味。诗中“百里路不宿”,表达了他对归乡的急切与渴望,尽管路途遥远,但心中却充满了归属感。

“夜深露湿簟,月出风惊蝉”,描绘了一个静谧而美丽的夜晚,夜色渐深,露水滋润了席子,月光洒落,微风轻拂,蝉鸣响起,形成了一幅和谐的自然画面。这其中不仅有对自然美景的描绘,更蕴含着对友人相聚的期待和对生活的感悟。

最后两句“且尽主人酒,为君从醉眠”,表达了诗人对友谊的珍视,热情邀请朋友共饮美酒,醉卧其中,享受这段难得的闲暇时光。在这一刻,所有的烦恼和世俗的压力都被抛诸脑后,取而代之的是浓厚的情谊和对生活的热爱。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当官接闲暇”:表示诗人在忙碌的官场工作后,终于迎来了一段闲暇时光。
  2. “暂得归林泉”:诗人回归自然,享受山林泉水的宁静。
  3. “百里路不宿”:即使路途遥远,他也不想在外过夜,反映出对归乡的渴望。
  4. “两乡山复连”:描绘了两地山脉的相连,表达对故乡的思念。
  5. “夜深露湿簟”:夜色渐深,露水滋润了席子,意境幽静。
  6. “月出风惊蝉”:月亮升起,微风拂动,蝉鸣声响,增添了夜晚的生动气氛。
  7. “且尽主人酒”:提醒朋友们尽情饮酒,享受当下的快乐。
  8. “为君从醉眠”:为了朋友愿意醉卧其中,体现了深厚的情谊。

修辞手法:

  • 对仗:如“百里路不宿”、“两乡山复连”,对称工整,增强了诗歌的韵律感。
  • 拟人:如“风惊蝉”,赋予自然以生命,增加了诗的生动性。
  • 意象:通过“月”、“风”、“蝉”等意象,营造出宁静、清新的自然氛围。

主题思想: 整首诗围绕着对自然的向往和对友谊的珍视,表现了诗人对闲适生活的向往,抒发了对朋友的厚情厚谊,体现了唐代文人对自然和人际关系的重视。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林泉:象征自然的宁静与美好,代表诗人心灵的归属。
  • :象征清新、纯洁,传达了夜晚的静谧之美。
  • :象征宁静与光明,月亮升起的意象增添了诗的层次感。
  • :象征清高与隐逸,代表了诗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百里路不宿”表达了什么意思? A. 诗人不想走
    B. 诗人不打算在外住宿
    C. 诗人喜欢旅行
    D. 诗人已到家

  2. 诗中提到的“蝉”象征什么? A. 友谊
    B. 清高与隐逸
    C. 劳累
    D. 财富

  3. 诗的主题是什么? A. 对战争的厌倦
    B. 对自然和友谊的热爱
    C. 对官场生活的投降
    D. 对未来的迷茫

答案:

  1. B
  2. B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月夜忆舍弟》杜甫
  • 《静夜思》李白
  • 《登高》杜甫

诗词对比: 岑参的《送永寿王赞府径归县》与李白的《月夜忆舍弟》均表达了对自然的热爱和对人际关系的珍视,但岑参的作品更侧重于描绘当下的欢聚时光,而李白则更多地流露出对兄弟的思念之情。

参考资料:

  • 《唐诗三百首》
  • 《岑参诗全集》
  • 《唐代诗人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