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天长·石城山下桃花绽》
时间: 2025-01-25 23:25:52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冯延巳《应天长·石城山下桃花绽》
石城山下桃花绽,宿雨初收云未散。
南去棹,北归雁,水阔天遥肠欲断。
倚楼情绪懒,惆怅春心无限。
忍泪蒹葭风晚,欲归愁满面。
白话文翻译:
在石城山下,桃花盛开,
刚刚停歇的春雨,云雾尚未散去。
南方的船只已经离去,北方的雁儿正归来,
水面宽阔,天空遥远,心中情思难以自已。
倚靠在楼上,懒于思索,
心中满是春天的惆怅与无尽的思念。
忍不住泪水在晚风中的芦苇旁流淌,
想要回家的心情愁苦满面。
注释:
- 石城山:指的是一座山,象征着风景如画的地方。
- 桃花:代表春天的到来与生机。
- 宿雨:指的是昨夜的雨。
- 棹:指的是划船。
- 肠欲断:形容心中的思念与愁苦。
- 倚楼:指倚靠在楼上,反映出诗人孤独的状态。
- 蒹葭:指的是芦苇,常用作愁苦的象征。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冯延巳,字存中,号无闷,唐代词人,擅长写作婉约风格的词作。他的作品多描绘爱情、离愁及自然景色,尤其表现出细腻的情感和生动的意象。
创作背景:
《应天长·石城山下桃花绽》创作于唐代,正值春天,作者在此时描绘桃花盛开的美景,却又透出内心的愁苦与思念,反映了当时社会的动荡和个人情感的无奈。
诗歌鉴赏:
这首词通过细腻的描写和丰富的情感展现了春天的美好与离愁别绪。开头两句“石城山下桃花绽,宿雨初收云未散”,通过描绘桃花的绽放和雨后云雾的景象,营造出春天的生机与自然的美丽。接下来的“南去棹,北归雁,水阔天遥肠欲断”,则转向了词人的内心感受,描绘了离别的无奈与思念的苦楚,水面的宽阔与天际的遥远,恰如词人心中绵绵的忧伤。
“倚楼情绪懒,惆怅春心无限”,表达了词人面对春天美景的无奈与懒散,心中春情无限,却又无处宣泄。最后两句“忍泪蒹葭风晚,欲归愁满面”中的“忍泪”和“愁满面”,更是将情感推向高潮,展现了词人内心的痛苦与渴望归家的情绪。整首词在描绘自然美的同时,深刻地反映了人内心的孤独与思念,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石城山下桃花绽:描绘了春天的景象,桃花盛开,象征着生命的再生。
- 宿雨初收云未散:雨后初晴,云雾尚未散去,营造出一种朦胧的美感。
- 南去棹,北归雁:描写了南方的船只归去,北方的雁儿回来的场景,暗示离别与相聚的无奈。
- 水阔天遥肠欲断:水广阔,天遥远,形象地表达了思念的深重。
- 倚楼情绪懒:词人在楼上倚靠,情绪懒散,表现出对美好时光的无奈。
- 惆怅春心无限:春天的惆怅与无尽的思念涌上心头。
- 忍泪蒹葭风晚:在晚风中,忍不住泪水流下,芦苇旁的孤独感愈加明显。
- 欲归愁满面:渴望归家的心情充满愁苦,流露出强烈的乡愁。
修辞手法:
- 比喻:桃花象征春天和美好,而雁归则暗示离别的忧伤。
- 拟人:通过“忍泪”表达内心的情感,赋予自然以人的情感。
- 对仗:上下句结构相似,增强了词的韵律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词的中心思想在于表达离愁别绪与对美好春天的无奈。通过春天的美景与孤独的心情形成鲜明对比,展现了个人情感的复杂与深刻。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桃花:象征春天与希望。
- 云:象征变化与不定。
- 水:象征宽广和思念。
- 蒹葭:象征孤独与愁苦。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的“石城山下”表示什么?
- A. 山的名称
- B. 水的流动
- C. 桃花的盛开
- D. 诗人的心情
-
诗中“南去棹,北归雁”的意思是?
- A. 船只驶向南方,雁儿飞向北方
- B. 诗人想要归乡
- C. 诗人对春天的期待
- D. 风景如画
-
诗中提到的“忍泪蒹葭风晚”表达了什么情感?
- A. 恋爱的甜蜜
- B. 对往事的怀念
- C. 对离别的伤感
- D. 对未来的期待
答案:
- A
- A
- C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李清照《如梦令》
- 杜甫《春望》
诗词对比:
冯延巳的《应天长》与李清照的《如梦令》都表达了对春天的美好与离愁的感慨。冯延巳侧重于自然景色与个人情感的结合,而李清照则更加强调女性的细腻情感与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参考资料:
- 《唐诗三百首》
- 《词选》
- 《中国古代文学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