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津门东马上》

时间: 2025-01-11 10:53:45

津头落帆鼓,薄暮尚蓬冬。

疑是秦淮口,扁舟醉梦中。

不堪隋岸北,尘土一鞭风。

传语端能否,伯劳飞自东。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津头落帆鼓,薄暮尚蓬冬。
疑是秦淮口,扁舟醉梦中。
不堪隋岸北,尘土一鞭风。
传语端能否,伯劳飞自东。

白话文翻译:

诗的开头描述了在津头(渡口)上,帆船已经降落,鼓声响起,天色已暗,舟上仍然有蓬(篷布)。接着,诗人产生了怀疑,觉得自己仿佛置身于秦淮河边,扁舟中在梦中酩酊大醉。接下来,诗人感慨隋朝的北岸,路上满是尘土,风卷着一鞭子般的尘土。最后,诗人向对方传递消息,不知能否实现,因为那只伯劳鸟正从东方飞来。

注释:

  • 津头:指渡口。
  • 落帆:船只停靠。
  • :这里指船上的鼓声,象征着航程的结束。
  • 薄暮:天色渐暗,黄昏时分。
  • 秦淮口:秦淮河的出海口,历史上著名的水乡。
  • 扁舟:小船,形容诗人漂泊的生活。
  • 不堪:难以忍受。
  • 隋岸北:指隋朝时期的北岸,带有历史感的地点。
  • 伯劳:一种鸟,象征着远方的消息。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贺铸,字承天,号秋水,宋代著名词人,以其豪放婉约的风格而闻名。他的作品多描绘自然景观和人生感悟,充满个性和情感。

创作背景:

这首诗作于其旅途之中,可能是在舟中游览时对身世、故乡的思考与感慨。诗中所提及的秦淮河、隋岸等地名,富有历史文化的沉淀,反映出诗人与历史的对话。

诗歌鉴赏:

贺铸的《广津门东马上》是一首抒情诗,采用了简练而生动的语言,描绘了诗人在旅途中的孤独与迷惘。开篇的“津头落帆鼓”描绘了船只停靠的宁静画面,给人一种归属感却又带来了即将离别的惆怅。接着,诗人通过对秦淮河的回忆,表达了对美好往昔的向往与怀念,同时也隐含着对现实生活的无奈与失落。

“尘土一鞭风”一句,生动地描绘了旅途中的艰辛与不堪,风吹起尘土,仿佛将诗人的心情也卷入其中,令人感受到一种强烈的孤独感。而最后的“伯劳飞自东”则以鸟的飞行象征着希望与消息的传递,诗人在此寄托了对未来的期待,尽管现实中充满了不确定性。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描写与感情的流露,展现出诗人对生活的深刻理解,对过往的怀念,以及对未来的渴望与不安,体现了宋代诗人的情感深度与自然观察能力。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津头落帆鼓:在渡口,船已停靠,鼓声响起,象征着满足与归宿。
  2. 薄暮尚蓬冬:暮色降临,诗人仍在篷船上,暗示了时间的流逝与内心的孤独。
  3. 疑是秦淮口:诗人想起秦淮河,暗示对故乡的思念之情。
  4. 扁舟醉梦中:在小船上,醉意朦胧,反映出诗人的迷茫状态。
  5. 不堪隋岸北:对隋朝北岸的回忆,表达了对历史的感伤与现实的无奈。
  6. 尘土一鞭风:尘土飞扬,风卷而来,象征着生活的艰辛与无情。
  7. 传语端能否:寄希望于对方的消息,不知是否能够实现。
  8. 伯劳飞自东:鸟自东飞而来,预示着希望与未来的可能。

修辞手法:

  • 比喻:用“尘土一鞭风”来形象地比喻旅途的艰辛。
  • 拟人:通过“伯劳飞自东”赋予鸟类以传递消息的能力,增强了诗的情感表达。
  • 对仗:上下句的结构呈现出对称美,增强诗歌的音乐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描绘旅途的情景,表达了诗人对故乡的思念、对人生的感悟以及对未来的渴望,充分展现出一种复杂的情感交织。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1. 津头:象征归宿与离别。
  2. 秦淮口:历史与文化的交融,故乡的象征。
  3. 扁舟:漂泊与孤独的象征。
  4. 伯劳:希望与信息的传递。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的“津头”指的是哪个地方?
    A. 渡口
    B. 港口
    C. 河岸
    D. 山顶

  2. “尘土一鞭风”中的“尘土”主要表现了什么?
    A. 美好
    B. 伤感
    C. 旅行的艰辛
    D. 欢快

  3. 诗的最后一句提到的“伯劳”象征着什么?
    A. 孤独
    B. 归宿
    C. 希望与消息
    D. 旅行

答案:

  1. A
  2. C
  3. C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李白《早发白帝城》
  • 杜甫《春望》

诗词对比:

贺铸的《广津门东马上》与李白的《早发白帝城》都描绘了旅途中的感受,但贺铸更侧重于内心的情感纠葛,而李白则展现了壮丽的自然景观与豪情壮志。

参考资料:

  • 《宋诗选》:分析宋代诗人及其作品。
  • 《古诗词鉴赏辞典》:提供古诗词的鉴赏与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