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虞美人》
时间: 2025-01-10 22:59:52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虞美人
冯延巳 〔唐代〕
画堂新霁情萧索,
深夜垂珠箔。
洞房人睡月婵娟,
梧桐双影上朱轩,
立阶前。
高楼何处连宵宴,
塞管吹幽怨。
一声已断别离心,
旧欢抛弃杳难寻,
恨沉沉。
白话文翻译
画堂内刚刚洗净,情意却显得萧索,
深夜里珠帘低垂,显得格外静谧。
新婚的她在洞房中沉沉入睡,月光如嫦娥般柔和,
梧桐树的双影映在朱红的窗户上,
我静静地站在阶前。
高楼上何处还能与那宵夜的宴席相连?
塞外的管乐声吹奏着幽怨的曲调。
一声断肠,已断了我的离别之情,
往日的欢愉已抛弃,难以寻觅,
心中满是沉重的仇恨。
注释
- 画堂:装饰华丽的房屋,通常指温柔的居所。
- 霁:指雨后初晴的状态,象征清新与宁静。
- 珠箔:由珍珠制成的帘子,常用来装饰或隔断空间。
- 月婵娟:形容月光的柔和美丽,借指美丽的女子。
- 朱轩:红色的窗户,通常用来形容居所的华丽。
- 塞管:指塞外的乐器,常与忧伤、离别相关联。
- 幽怨:指幽深而怨恨的情感。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冯延巳,唐代词人,以其词风婉约、清丽著称。他的作品多描写爱情与离愁,情感真挚,意境深远。生平经历丰富,曾任职于朝廷,后因政治原因辞官,作品中常流露出对人生无常的感慨。
创作背景
《虞美人》创作于唐代,正值社会动荡与个人情感交织的时期。诗人通过描写新婚夜的孤寂,表达了对往日欢愉的怀念与对离别的无奈。
诗歌鉴赏
《虞美人》是一首充满情感的词作,冯延巳通过细腻的描绘,刻画了一个新婚女子内心的孤独与对往昔的怀念。诗的开头通过“画堂新霁情萧索”一句,营造出一种清新却略显冷清的氛围。此时的画堂虽刚经历雨水的洗礼,但情感的萧索感却弥漫其中,令人对即将展开的故事充满期待。
接下来的描写更是通过夜晚的静谧与女子的沉睡,形成鲜明的对比。月光如水,映照着孤独的身影,诗人巧妙地将环境与情感结合,使得整个画面充满了惆怅与不安。高楼的宴会与吹奏的管乐声,象征着外界的喧嚣与内心的孤独形成强烈对比,有效地突出了一种无奈的离愁。
而在诗的结尾,诗人通过“恨沉沉”的情感升华,将整首词的情感推向高潮。这不仅是对过去美好时光的怀念,更是对现实苦痛的深刻反思。离别的痛苦,旧欢的难寻,恨意的沉重,构成了冯延巳对人生无常的思考。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画堂新霁情萧索:新雨过后,画堂内的情感却显得寂寞。
- 深夜垂珠箔:深夜里,珍珠帘子低垂,营造出一种孤独的氛围。
- 洞房人睡月婵娟:新婚的女子在洞房中沉沉入睡,月光如同美丽的嫦娥。
- 梧桐双影上朱轩,立阶前:梧桐的影子映在红色的窗户上,诗人静静地站在台阶前。
- 高楼何处连宵宴:在高楼上,哪儿还能有宵夜的宴席?
- 塞管吹幽怨:塞外的乐器吹奏着幽怨的曲调。
- 一声已断别离心:一声断肠,已断了我的离别之情。
- 旧欢抛弃杳难寻:往日的欢愉已被抛弃,再也难以寻觅。
- 恨沉沉:心中满是沉重的仇恨,难以释怀。
修辞手法
- 比喻:将月光比作嫦娥,增强了诗句的美感。
- 对仗:如“高楼何处连宵宴,塞管吹幽怨”形成对比,加深了情感的冲突。
- 拟人:情感被赋予生命,展现出深刻的主观感受。
主题思想
整首诗以新婚夜的孤独为背景,反映了对过往美好时光的怀念与对现实离别的无奈,表达了人生无常、情感脆弱的深刻思考。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画堂:象征着温柔的居所与美好的回忆。
- 珠箔:代表着美丽与高雅,亦暗示着孤寂。
- 月婵娟:象征着美丽与柔和,暗喻着内心的渴望。
- 梧桐:在古诗词中常常与离别、孤独相关联。
- 塞管:象征着外界的悲伤与内心的孤独。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虞美人》的作者是? A. 李白
B. 冯延巳
C. 杜甫 -
诗中“画堂新霁情萧索”表达了什么情感? A. 欢快
B. 孤独
C. 忧愁 -
“高楼何处连宵宴”中,诗人感受到的是什么? A. 热闹
B. 孤寂
C. 喜悦
答案
- B
- B
-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红楼梦》中的诗词:描写爱情与离别的细腻感受。
- 苏轼的《水调歌头》:对人生无常的深刻思考。
诗词对比
- 李清照的《如梦令》:同样表达了对往昔爱情的怀念,与冯延巳的作品在情感基调上有相似之处。
- 辛弃疾的《青玉案·东风夜放花千树》:在欢快的氛围中也流露出对过往的追忆,形成对比。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唐诗三百首》
- 《古代诗词鉴赏辞典》
- 《冯延巳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