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烛影摇红·千载风云》
时间: 2025-02-04 16:35:38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烛影摇红·千载风云》
作者:卢祖皋 〔宋代〕
千载风云,庆符良月先呈瑞。
旧家阴郭帝恩浓,圭衮公侯地。
不道蝉联鼎贵。
对秋灯依然风味。
紫囊归去,绿野闲来,青毡都未。
琴鹤相随,小山花竹便幽意。
满襟和气是藏春,日觉诗名起。
已动金瓯姓字。
早梅,。,,。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词描写了千年的风云变幻,庆祝美好的时光已经来临。旧时家族在帝王的恩泽下,地位显赫。不意在世俗中依旧有名望的人。对着秋天的灯光,依旧感受到往日的风味。带着紫色的包袱回家,悠闲地走在绿色的田野上,青色的毡子尚未铺开。琴声和鹤鸣相伴,小山上的花竹更显幽雅意境。满怀和气如春藏,日渐觉察到诗名的崛起。已然激动了金瓯上的姓氏。早梅花开了……(后面略去)
注释
- 千载风云:指千年间的历史变迁。
- 庆符良月:庆祝良好的月份,表示吉祥之意。
- 圭衮公侯地:圭和衮是古代官服的象征,公侯是指封建贵族,强调旧家族的荣耀。
- 蝉联:在此指继续保持某种地位或荣誉。
- 和气:和睦的气息,象征春天的生气。
- 金瓯:指金制的酒杯,这里象征着名声和荣耀。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卢祖皋,字子甫,号云谷,宋代诗人。生于南宋时期,曾任职于朝廷,因其才华而被重视。他的诗词风格多样,结合了豪放与细腻。
创作背景:此词创作于作者经历过历史变迁和个人起伏后,表达了对过往荣华的感慨和对未来的期望。正值社会动荡之际,诗人在词中寻求精神的寄托。
诗歌鉴赏
《烛影摇红·千载风云》是一首反映历史变迁和个人感受的词。开篇以“千载风云”引入,便直指时间的流逝与世事的无常,给人以历史的厚重感。紧接着,“庆符良月先呈瑞”则将目光转向美好的时光,暗示着在变化中依然存在着希望和吉祥。
词中不断提及旧家、帝恩、公侯等字眼,透露出对过去辉煌的怀念。通过“曲折的秋灯”和“紫囊归去”等意象,营造出一种温馨而又富有诗意的氛围。小山花竹的描写则象征了自然的宁静与和谐,反映了作者内心的淡泊与宁静。
整首词在情感上呈现出一种对历史的感慨与对生活的热爱,尽管经历了风云变幻,作者依然以积极的态度面对未来。这种对比使得词作不仅仅是一段历史的回顾,更是一种哲理的思考。通过对比和对自然的描写,词人展示了他对生活的热爱和对生命的思考,给人以深刻的启示。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千载风云:指历史的悠久与变迁,暗示着时间的流逝。
- 庆符良月先呈瑞:美好的月份象征着吉祥的到来。
- 旧家阴郭帝恩浓:旧家族因帝王的恩宠而繁荣。
- 圭衮公侯地:强调旧家族的显赫地位。
- 不道蝉联鼎贵:即使在富贵之中,也有许多人保持名望。
- 对秋灯依然风味:在秋天的灯光下,依然感受到往日的情怀。
- 紫囊归去,绿野闲来:意指带着收获回家,悠闲地漫步在田野。
- 琴鹤相随,小山花竹便幽意:音乐与自然的和谐,营造出幽静的意境。
- 满襟和气是藏春:春天的气息融入内心,带来希望。
- 日觉诗名起:随着时间的推移,诗名逐渐显露出来。
- 已动金瓯姓字:金瓯象征着名声和荣耀,姓字代表身份的认同。
- 早梅:暗示着春天的来临与新的开始。
修辞手法:
- 比喻:将时间比作风云,形象地刻画了历史的变迁。
- 对仗:整首词在用词上呈现出对称的美感,如“紫囊归去,绿野闲来”。
- 拟人:通过自然意象表现出情感的寄托,使得诗意更加生动。
主题思想:整首词表达了对历史的感慨,怀念旧日的繁华,同时也表达了对生活的热爱与对未来的期待。它强调在历史的变迁中,仍能找到生活的美好与希望。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风云:象征历史的变迁。
- 良月:象征美好的时光和吉祥。
- 琴鹤:象征艺术与自然的和谐。
- 早梅:象征春天的到来与新的生机。
这些意象在词中相互交织,构成了丰富的文化内涵和象征意义,表现出诗人对生活的热爱和对历史的深刻思考。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提到的“千载风云”是指: A. 一千年的风雨
B. 历史的变迁
C. 自然气候 -
“紫囊归去,绿野闲来”的意思是: A. 带着紫色的包袱回家
B. 回到繁华的城市
C. 在绿色的田野上工作 -
诗中提到的“早梅”象征着: A. 冬天的严寒
B. 春天的来临
C. 夏天的繁盛
答案:
- B
- A
-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念奴娇·赤壁怀古》——苏轼
- 《水调歌头》——苏轼
诗词对比:
在《念奴娇·赤壁怀古》中,苏轼通过对历史事件的回顾,表达了对英雄的怀念与对人生的感悟,与卢祖皋的《烛影摇红·千载风云》在情感基调上有相似之处。两者都在历史与个人感受之间寻求平衡,表现出对时间流逝的深刻思考。
参考资料
- 《宋词三百首》
- 《中国古代诗词鉴赏》
- 《唐宋诗词选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