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苔满庭。草满庭。雨打梨花户半扃。相思魂梦惊。计归程。望归程。绿遍汀洲杜若生。天涯杜宇声。
白话文翻译
庭院里长满了苔藓,草也茂盛。雨水打在梨花上,门半掩着。我在梦中惊醒,思念的心绪难以平静。我在计算归来的路程,望着归来的方向。汀洲上绿色的杜若花盛开,远方传来杜鹃的啼声。
注释
- 苔:苔藓,生长在潮湿环境中的植物,象征着时间的流逝和孤寂。
- 扃:门锁,半掩之状代表着一种封闭和等待。
- 相思:思念,尤其是对爱人的思念。
- 杜若:一种水边植物,常与离别、思念相联系。
- 杜宇:指杜鹃鸟,因其啼叫声而闻名,常被用来象征哀伤和思念。
典故解析
“杜鹃”在古诗中常常与离别和思念相联系,古人常用杜鹃的啼声来寄托对故人的思念,如《古诗十九首》中提到的“无奈朝来寒雨晚来风”,而“绿遍汀洲”则描绘出一幅生机盎然的自然景象,反衬出内心的孤独和思念。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陈霆,明代诗人,生平不详,但其作品多反映当时社会的情感和人们的生活状态。风格上,陈霆的诗歌常富有情感,善于描绘自然景色与人内心的情感交融。
创作背景
此诗写于一个春雨绵绵的季节,诗人因思念远方的爱人而感到孤寂。诗中通过对庭院景象的描绘,表达了对故人的思念和对归来的渴望。
诗歌鉴赏
这首诗通过生动的自然描写,展现了诗人内心的情感。开头的“苔满庭,草满庭”便勾勒出一个被寂静和孤独包围的场景,雨打梨花的声音又增添了几分凄凉。雨水象征着忧愁,半掩的门更显得无奈与等待。诗人梦中惊醒,思念的情感如潮水般涌来,体现了对爱人的深切挂念。
“计归程,望归程”显示出诗人对重聚的期盼,尽管身处异乡,内心却始终向往着回归的那一刻。接下来的“绿遍汀洲杜若生”则将思念与自然结合,杜若的盛开似乎在呼应着诗人内心的情感,生机与孤独并存。最后“天涯杜宇声”更是将思念的情感推向高潮,杜宇的啼声在此成为了思念的象征,寓意着无论多远,情感的牵绊始终存在。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苔满庭:庭院被苔藓覆盖,象征着时间的流逝与孤寂。
- 草满庭:草木茂盛,生机盎然,但与内心的孤独形成对比。
- 雨打梨花户半扃:雨水打在梨花上,门半掩,传达出一种无奈与等待的心情。
- 相思魂梦惊:思念之情在梦中惊醒,体现了内心的苦楚。
- 计归程:心中计算着归来的路程,表现出对重聚的渴望。
- 望归程:目光追逐着归来的方向,情感的强烈。
- 绿遍汀洲杜若生:生机勃勃的自然环境,构成了思念的对比。
- 天涯杜宇声:远方的杜鹃啼鸣,象征着思念的延续。
修辞手法
- 对比:通过庭院的繁茂与内心的孤独形成鲜明对比。
- 拟人:雨打梨花,赋予自然以情感,增强诗意。
- 象征:杜鹃声象征着思念与离愁。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自然景色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爱人的深切思念与期盼重聚的情感,生动地展现了人们在孤独与思念中所经历的内心挣扎。
意象分析
- 苔藓:时间的流逝、内心的孤独。
- 梨花:美好而脆弱的爱情。
- 杜若:生机与希望。
- 杜鹃:思念与哀伤的象征。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苔满庭”主要表达了什么情感? A. 生机勃勃
B. 孤寂与时间的流逝
C. 欢快与喜悦 -
“天涯杜宇声”中“杜宇”象征着什么? A. 美好的未来
B. 思念与离愁
C. 自然的和谐 -
诗中多次提到“归程”,这反映了诗人怎样的心情? A. 渴望重聚
B. 对未来的迷茫
C. 对生活的满足
答案:1.B 2.B 3.A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李白《月下独酌》
- 白居易《琵琶行》
- 纳兰性德《木兰花》
诗词对比
与李白的《月下独酌》相比,陈霆的《长相思 闺情》在情感表达上更加细腻,突出思念的孤独感,而李白则更强调与自然的和谐与个人的洒脱。两首诗都反映了对情感的深刻思考,但表现方式各有不同。
参考资料
- 《中国古代诗词选》
- 《明代诗人研究》
- 《古诗词鉴赏与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