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灵园同佳称。
幽山有奇质。
停采久弥鲜。
含华岂期实。
长愿微名隐。
无使孤株出。
白话文翻译:
这座灵秀的园林与美好的名声相互辉映,
幽静的山中有着奇特的品质。
停下采摘的动作,越久越显得新鲜,
含苞待放的花朵岂能奢望结出果实?
我长久希望能隐于人后,
不要让孤零的花株暴露在外。
注释:
字词注释:
- 灵园:指美丽的花园,灵秀之地。
- 佳称:美好的名声。
- 幽山:指宁静的山。
- 奇质:指独特的品质。
- 停采:停止采摘。
- 含华:含苞待放的花。
- 岂期:岂能奢望。
- 微名隐:渴望默默无闻。
- 孤株:孤独的花株。
典故解析:
此诗没有直接引用传统的典故,但表达了隐逸的情怀和对名利的淡泊,是南北朝时期隐士文化的一种体现。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沈约(441年-513年),字景仁,号道远,南朝宋时期的诗人和文学家。他擅长诗歌,文学成就显著,是当时的文坛领袖之一,作品风格清新脱俗,情感细腻。
创作背景:
《咏山榴诗》创作于南北朝时期,社会动荡,人们纷纷追求隐逸生活。沈约通过这首诗表达了对名利的超然态度,渴望隐居于山林,只求内心的宁静。
诗歌鉴赏:
《咏山榴诗》是一首表现隐逸情怀的诗作。诗中通过对山榴的描写,传递出对自然之美的钦佩和对名利生活的淡泊。开头两句“灵园同佳称,幽山有奇质”,以对比的方式,强调了山榴的独特和美丽。接下来的“停采久弥鲜”,暗示了美好事物的珍贵和脆弱,正因为难得,所以更显珍贵。诗中“含华岂期实”一句,反映出对生命自然状态的理解,花开花落皆是自然之道,隐含着对世事不必强求的哲理。
最后两句“长愿微名隐,无使孤株出”,传达出一种渴望隐居的情感,诗人向往在世俗之外寻找自我,追求内心的宁静与自由。整首诗气韵和谐,意境深远,展现出诗人对自然和人生的思考,极具哲理性,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灵园同佳称”:灵秀的园林与美好的名声相互辉映,表明了自然与声誉的和谐统一。
- “幽山有奇质”:幽静的山中蕴藏着独特的品质,强调了自然的独特之处。
- “停采久弥鲜”:停止采摘,越久越显新鲜,表明珍惜自然的心态。
- “含华岂期实”:花朵含苞待放,岂能奢望果实,反映出对生命状态的理解。
- “长愿微名隐”:渴望隐居,追求无名之生活,表达出对名利的淡泊之情。
- “无使孤株出”:不希望孤独的花株暴露在外,表现出对孤独与隐逸的向往。
修辞手法:
- 对仗:如“灵园同佳称,幽山有奇质”,形成了优美的对仗结构。
- 比喻:将生命过程比作花开花落,隐喻人生的变化。
- 排比:句式的整齐使得诗句更具韵律感,增强了情感的表达。
主题思想:
这首诗的中心思想是追求内心的宁静与对名利的超然态度,表达了隐士对自然的热爱与对世俗的淡泊。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灵园:象征美丽与和谐。
- 幽山:代表宁静与隐逸。
- 含华:象征希望与生命的美好。
- 孤株:代表孤独与隐居的渴望。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的“灵园”主要指代什么?
- A. 一座花园
- B. 一种心境
- C. 一种名声
-
“含华岂期实”表达了诗人对什么的理解?
- A. 花开花落
- B. 名利的追求
- C. 自然的变化
-
诗中表达了对名利的态度是?
- A. 渴望
- B. 淡泊
- C. 忽视
答案:
- A
- A
-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王维的《山居秋暝》
- 李白的《月下独酌》
诗词对比:
沈约的《咏山榴诗》与王维的《山居秋暝》均表现了对自然景色的赞美与隐逸情怀,但王维的诗更侧重于描绘自然环境的美,而沈约则更注重内心情感的表达。两者共同反映了南北朝时期人们对自然和内心世界的探索。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南北朝诗歌选》
- 《沈约诗文研究》
- 《中国古代诗词鉴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