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贺新郎·夏至饮繁露先生南庄》
时间: 2024-09-19 20:44:11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贺新郎·夏至饮繁露先生南庄
作者: 陆震 〔清代〕
节序真嫌短。早閒园好花开尽,绿阴都满。记得清明游赏日,芍药阑边低看。笑出土红芽尚浅。把酒重来将隔月,惊一枝已待临风绽。春去也,浑如箭。浮生瞬息何须算。忆髫年从亲至此,荷衣出见。座客惟公青鬓好,人比黑头王掾。讵今日白于垂练。漫撚银髭伤老大,便儿童,夙昔今都变。也一半,颠毛换。
白话文翻译
节气的更替真让人觉得短暂。早晨在空闲的园子里,花已经开尽,绿荫满地。我记得清明节游玩那天,在芍药花边低头观看,笑着看到新芽尚且微小。再举杯来时已过去几个月,惊讶的是一枝花已经准备在风中绽放。春天已经逝去,宛如箭一般。浮生如梦,何必去计算这些呢?回忆起童年,从亲人那里见到的那一幕,身穿荷叶衣服的模样。座上的客人只有你,仍然青丝如昔,倒是比黑头的王掾更显年轻。岂料今天的头发却已白如垂练。随意撩动银须,感伤年老,仿佛孩子们的模样,昔日的现在都已改变。也不过是一半,白发换了。
注释
- 节序: 指的是季节的更替。
- 闲园: 指空闲的花园,描绘环境的宁静。
- 芍药: 一种花卉,象征美丽。
- 惊一枝: 形容对美丽事物的惊叹。
- 浑如箭: 形容时间的飞逝。
- 荷衣: 荷叶做的衣服,古代儿童常穿的衣物,象征纯真。
- 青鬓: 形容年轻人,青色头发。
- 垂练: 指白发如垂下的丝带,形容年老。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陆震,清代诗人,以其清新脱俗的诗风和细腻的情感著称。他的诗作常常反映出对自然的细腻观察和对人生的深刻思考。陆震的作品多涉及风景、人生、友情等主题,具有较强的现实主义精神。
创作背景
《贺新郎·夏至饮繁露先生南庄》创作于夏至时节,表现了诗人对时光流逝的感慨以及对人生无常的思考。诗中通过对季节变化和个人经历的描绘,展现了诗人对美好事物的留恋和对衰老的无奈。
诗歌鉴赏
这首词通过描绘夏季的景象,表达了诗人对时间流逝和人生变迁的深刻感悟。开头以“节序真嫌短”引入,直接点明了季节的短暂,接着通过回忆清明时节的游玩,展现出诗人对青春美好的怀念。通过“芍药阑边低看”的细腻描写,诗人不仅让读者感受到春天的美丽,也暗示了时光的无情。
词中反复提到时间的流逝,“春去也,浑如箭”将时间的迅速与人的感受结合,形成了强烈的对比。接着,诗人回忆起童年时光,描绘了青涩的美好,而如今的自己却已“白于垂练”,在岁月的洗礼下,已不再年轻。诗的情感在此达到高潮,表现出对年华流逝的惋惜。
整首词以清新的自然景象贯穿,表达了诗人对人生的思考和对美好时光的珍惜。词中无论是自然的描绘还是个人经历的反思,都表现出一种淡淡的忧伤和对生活的深刻理解。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节序真嫌短: 直接感慨时间的短暂。
- 早閒园好花开尽,绿阴都满: 描述夏季花开后果实繁茂的景象。
- 记得清明游赏日: 提起往昔的清明节,增添个人色彩。
- 笑出土红芽尚浅: 低头看到新芽,象征希望与新生。
- 把酒重来将隔月: 表达与友人再聚的期待。
- 惊一枝已待临风绽: 对花即将绽放的惊叹,象征青春的瞬间。
- 春去也,浑如箭: 形象地比喻春天的快速消逝。
- 浮生瞬息何须算: 对人生无常的豁达态度。
- 忆髫年从亲至此: 追忆童年,从亲人那里得来的温暖记忆。
- 座客惟公青鬓好: 赞美朋友的年轻与朝气。
- 人比黑头王掾: 反衬自己已老的无奈。
- 讵今日白于垂练: 直接指出自己已白发如丝。
- 漫撚银髭伤老大: 自嘲银鬓,感叹老去。
- 便儿童,夙昔今都变: 对比昔日与今时的变化。
- 也一半,颠毛换: 生活的变化无常,感叹人生的变迁。
修辞手法
- 比喻: “春去也,浑如箭”,形象地比喻时间的迅速。
- 对仗: 诗中多处运用对仗,使得节奏感增强。
- 拟人: “惊一枝已待临风绽”,赋予花木灵动的生命。
主题思想
整首诗主题围绕时间流逝与人生感悟,表达了对美好时光的留念和对衰老的无奈,展现了诗人对生命短暂的深刻思考。
意象分析
重要意象
- 芍药: 代表美丽和青春。
- 春天: 象征希望与生机。
- 白发: 代表衰老与时间的流逝。
- 酒: 表达人与人之间的情谊与欢聚。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提到的清明节通常在什么季节?
- A. 春天
- B. 夏天
- C. 秋天
- D. 冬天
-
“节序真嫌短”表达了什么情感?
- A. 开心
- B. 惆怅
- C. 愤怒
- D. 平静
-
诗中提到的“荷衣”象征什么?
- A. 美丽
- B. 纯真
- C. 繁荣
- D. 伤感
答案
- A. 春天
- B. 惆怅
- B. 纯真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宋代陆游的《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
- 唐代李白的《将进酒》
诗词对比
- 陆震与李白的作品都表达了对人生短暂的感慨,但李白的风格更为豪放,而陆震的细腻则更多地体现了对时光流逝的深思。两者在主题上有相似之处,但在表现手法和情感上各具特色,形成鲜明对比。
参考资料
- 《清代诗人研究》
- 《古代诗词鉴赏》
- 《中国古代诗词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