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卖花声 鹧鸪》
时间: 2025-01-27 04:02:52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卖花声 鹧鸪
作者: 屈大均 〔明代〕
两两对啼闲。声似人蛮。
多情唤得玉骢还。
何处春深行不得,楚水吴山。
南翥向梅关。苦竹丛间。
隋阳不似北禽寒,
衔叶未教霜露湿,
日映花斑。
白话文翻译:
两只鹧鸪在悠闲地对啼,声音听起来像是人声在呼唤。
多情的心里呼唤着那匹美丽的骏马回到身边。
哪里有春天的深处让我去游荡呢?楚水吴山美景在望。
南飞的鸟儿朝梅关飞去,苦竹丛中栖息。
阳光下的鸟儿不像北方的鸟那样寒冷,
衔着叶子却还未让霜露沾湿,
阳光照映下花朵斑斓。
注释:
字词注释:
- 啼:鸣叫,叫声。
- 蛮:即“蛮声”,指某种方言或异域的声音。
- 玉骢:指美丽的骏马。
- 楚水吴山:指楚地的水和吴地的山,典型的江南美景。
- 南翥:南飞,指鸟类向南迁徙。
- 隋阳:指阳光,古人有时用“隋”代指阳光。
- 衔叶:鸟用嘴叼着树叶。
典故解析:
- 诗中提及的“楚水吴山”是古代诗词中常见的意象,代表着江南的秀美风景。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屈大均(1560-1620),明代诗人,擅长诗词,风格多变。他的作品常常流露出对自然的热爱以及对人情世故的深刻思考。
创作背景: 该诗创作于明代,正值社会动荡和文化繁荣交织的时期。诗人通过对自然景色的描绘,表达了对美好事物的向往与珍惜。
诗歌鉴赏:
《卖花声 鹧鸪》是一首充满诗意的作品,表达了诗人对春天的思念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开篇便用“啼闲”描绘了鹧鸪悠然自得的状态,似乎暗示着一种闲适的生活态度。接着,诗人借助骏马的意象,表达了对亲情或友情的追忆与期待,体现了一种情感的深度。
诗中的“楚水吴山”一词,不仅描绘了优美的自然风光,更隐喻了对故乡的思念。南飞的鸟儿朝梅关飞去,给人一种自由与希望的感觉,仿佛在告诉我们春天的到来。结尾提到阳光照射下的花朵,既是对自然生机的赞美,也象征着生活中的美好瞬间。
整首诗在意象上丰富而细腻,情感上深邃而真挚,展现了诗人对自然与情感的深刻理解与独特感触。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两两对啼闲:描绘鹧鸪在宁静的环境中对啼,传达出一种闲适的氛围。
- 声似人蛮:鹧鸪的叫声像是人在用方言呼唤,生动形象。
- 多情唤得玉骢还:用骏马的意象表达对情感的呼唤和渴望。
- 何处春深行不得:春天的美好却无法寻到,流露出一种无奈。
- 楚水吴山:自然的美景引人向往,象征故乡的美好。
- 南翥向梅关:南飞的鸟儿象征着希望,向梅关飞去。
- 苦竹丛间:描绘自然环境中的宁静。
- 隋阳不似北禽寒:阳光温暖,鸟儿不再感到寒冷,体现生命的活力。
- 衔叶未教霜露湿:鸟儿衔着叶子,象征着生机与希望。
- 日映花斑:阳光照耀下的花朵,展现了自然的美丽。
修辞手法:
- 比喻:将鹧鸪的鸣叫比作人声,增强了诗的生动感。
- 拟人:鸟儿的行为被赋予了人类情感,增强了情感的共鸣。
- 对仗:整首诗在结构上对称,增强了节奏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达了诗人对春天的渴望、对美好生活的追求,以及对自然的热爱,反映出一种乐观的生活态度。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鹧鸪:代表悠闲、宁静的生活状态。
- 玉骢:象征美好情感的追求。
- 楚水吴山:意指故乡的美好与怀念。
- 梅关:象征希望与新生的地方。
- 阳光与花朵:象征生命与美好的瞬间。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两两对啼闲”是指什么? A. 两只鸟悠闲地鸣叫
B. 两个朋友闲聊
C. 两个孩子玩耍 -
“楚水吴山”主要象征什么? A. 北方的寒冷
B. 江南的美景
C. 战争的悲惨 -
诗中提到的“玉骢”指的是什么? A. 一种花
B. 一匹马
C. 一种鸟
答案:
- A
- B
-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春晓》by 孟浩然
- 《江南春》by 杜甫
诗词对比: 与屈大均的《卖花声 鹧鸪》相比,孟浩然的《春晓》同样描绘了春天的美好,但更多地集中在自然景色的描写上,而屈大均则强调了人情与自然的结合。两者都展现了诗人对春天的赞美,但情感表达的侧重点有所不同。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明代诗人屈大均研究》
- 《中国古代诗词选》
- 《诗词鉴赏与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