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广右道中 其一
作者:张孝祥 〔宋代〕
参天古木绿阴合,
峻极层峦瀑布长。
啼鸟一声家万里,
依然无语对斜阳。
白话文翻译
整首诗的意思是:高耸入天的古树枝叶交汇成浓密的绿荫,陡峭的山峦上瀑布奔流而下。鸟儿鸣叫声传来,仿佛能让人遥想起千里之外的家乡,但夕阳西下,我依然默默无语。
注释
- 参天:形容树木高大,直入天空。
- 古木:古老的树木,象征历史悠久。
- 绿阴:树木繁茂所形成的阴影,给人凉爽的感觉。
- 峻极:高峻的山峰。
- 层峦:重叠的山峰。
- 瀑布:水流从高处落下,形成的自然景观。
- 啼鸟:鸣叫的鸟儿。
- 家万里:指远在千里之外的故乡。
- 斜阳:夕阳,指落日时分的阳光。
典故解析
诗中并未包含明显的典故,但“啼鸟”与“家万里”可以理解为对故乡的思念,表现了游子的孤独与乡愁。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张孝祥,字子良,号梅溪,宋代诗人,曾任职于朝廷,因其文学才华而受到推崇。他的诗多描写自然景色,风格清新脱俗,情感真挚,常流露出对人生的思考与对故乡的思念。
创作背景
《广右道中 其一》创作于他游历时的感悟,表达了在大自然中所感受到的壮丽与孤独。诗人通过描写自然景物,抒发内心的情感,体现了他对故乡的思恋以及对人生的深刻思考。
诗歌鉴赏
《广右道中 其一》通过生动的自然描写,展现了大自然的壮丽与诗人内心的孤独。开篇以“参天古木绿阴合”描绘出浓密的树荫,给人一种高耸入云的感觉,仿佛让读者置身于一片令人心旷神怡的自然环境中。接着,诗人以“峻极层峦瀑布长”描绘出高山和奔流的瀑布,极大地增强了自然的壮丽感。
然而,诗的情感基调在“啼鸟一声家万里”中发生了变化。鸟儿的啼鸣引发了作者对家乡的思念,仿佛在遥远的地方,家乡的温暖与宁静触动了他的心弦。最后一句“依然无语对斜阳”则将这种思乡之情推向高潮,夕阳的余晖映照着他孤独的身影,令人感受到一种无奈与无语的深沉情感。整首诗以其简练的语言和深刻的意象,展现了诗人对自然与人生的独特理解,体现了浓厚的乡愁与个人的思考。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参天古木绿阴合:古树高耸,形成浓密的绿荫,给人清凉的感觉。
- 峻极层峦瀑布长:高耸的山峰上,瀑布从高处倾泻而下,形成壮观的景象。
- 啼鸟一声家万里:鸟儿的啼鸣声让人想起远在千里之外的故乡,表达了对家乡的思念。
- 依然无语对斜阳:在夕阳的映射下,诗人默默无言,感到一种无奈与孤独。
修辞手法
- 比喻:将树木比作高耸的参天之物,增强了视觉效果。
- 对仗:如“峻极层峦”和“瀑布长”,形成对称的美感。
- 拟人:鸟儿的啼鸣仿佛在传达情感,增强了情景的生动性。
主题思想
整首诗的主题围绕自然与孤独,表达了诗人对自然壮丽景色的赞美,同时也流露出对故乡的思念与人生的感悟。借助自然的描写,诗人传达了深刻的人生哲理与情感。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古木:象征历史、记忆与岁月的积淀。
- 瀑布:象征生命的奔放与动感。
- 啼鸟:象征思乡与孤独的情感。
- 斜阳:象征时间的流逝与生命的无常。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参天古木”所描绘的意象主要是指: A. 高大的树木
B. 瀑布
C. 夕阳 -
“啼鸟一声家万里”表达了诗人对什么的思念? A. 自然
B. 朋友
C. 家乡 -
诗中“依然无语对斜阳”表达的情感是: A. 快乐
B. 孤独与无奈
C. 兴奋
答案
- A
- C
-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静夜思》(李白):同样表达对故乡的思念。
- 《月夜忆舍弟》(杜甫):表达人与人之间的思念情感。
诗词对比
- 《将进酒》(李白)与《广右道中 其一》:前者豪放洒脱,后者则细腻内敛,但二者均表达了对人生的深刻思考与感慨。
参考资料
- 《宋诗鉴赏辞典》
- 《古诗词欣赏与解析》
- 《中国古代诗词概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