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重山 为钱镜塘画小方壶图,次姜白石韵》
时间: 2025-02-04 15:32:41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瑶岛蓬莱玉碎时。身轻浮碧海,浪漪漪。女娲当日可曾知。长袖卷云归。梦醒是耶非。方壶虽小小,却依依。绿阴环翠有莺啼。神仙窟,应护满花枝。
白话文翻译:
在瑶岛和蓬莱玉石破碎的时刻,我的身影轻盈地漂浮在碧海之上,浪花轻轻荡漾。女娲在那天,是否曾经知道这一切?长袖轻轻卷起云彩,归去的梦境究竟是真还是假?虽然方壶很小,却依然让我依依不舍。绿荫环绕着翠色,黄莺在此鸣叫。神仙的洞府,应该守护着满树的花枝。
注释:
- 瑶岛:传说中的仙岛,象征着美好与梦幻。
- 蓬莱:指的是海上仙山,寓意长生不老之地。
- 女娲:中国神话中的女神,创造了人类。
- 方壶:指的是一种酒器,象征着小而精致的事物。
- 绿阴环翠:形容树木茂盛,环境幽静。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吴湖帆(1894-1968),字仲明,号天池,晚号云白,江苏人,清代著名画家和书法家。他的艺术风格融合了传统与创新,擅长山水画和花鸟画,作品常流露出对自然的热爱与对生活的思考。
创作背景:
此诗写于吴湖帆游历期间,受到自然景观的启发,表达了他对美好事物的向往和对人生哲理的思索。诗中结合了神话传说,体现了他对仙境的憧憬。
诗歌鉴赏:
《小重山》以其清新脱俗的意境和流畅的语言,展现了吴湖帆对自然与梦幻相结合的独特理解。诗开头描绘了瑶岛和蓬莱的美丽景象,透出一种轻盈感,仿佛身处人间仙境。接着以女娲的传说引出对历史的思考,表达出对过去的追忆与对现实的迷惘。长袖卷云的意象,既是对自然的描绘,也象征着诗人心灵的自由与飘逸。
诗的后半部分,尽管方壶小,却承载了诗人对生活细致的观察与深厚的情感。绿阴环翠的描写,让人感受到宁静与生机,黄莺的啼鸣则增添了诗的动感,仿佛在诉说着无尽的故事。最后提到的神仙窟,给人以神秘的感觉,也让人向往那种超脱于尘世的理想生活。整首诗在清丽的表象下,深藏着对人生命题的思考,展现了诗人内心的丰富与复杂。
诗词解析:
-
逐句解析:
- “瑶岛蓬莱玉碎时”:描绘了一个美丽而神秘的境界,暗示着美好事物的易逝。
- “身轻浮碧海,浪漪漪”:表达了诗人轻盈的状态,感受着大自然的温柔。
- “女娲当日可曾知”:引入神话,探索历史与现实的关系。
- “长袖卷云归”:象征着自由与归属,体现了诗人的心境。
- “梦醒是耶非”:反映了对梦与现实的犹豫与思索。
- “方壶虽小小,却依依”:表达了对小事物的珍视,寓意生活的美好。
- “绿阴环翠有莺啼”:描绘了生动的自然景象,增添了诗的活力。
- “神仙窟,应护满花枝”:暗示对理想生活的向往与追求。
-
修辞手法:
- 比喻:用“方壶”象征生活中的美好与细腻。
- 拟人:赋予自然以情感,增强诗的表现力。
- 对仗:如“身轻浮碧海,浪漪漪”,增强了诗的节奏感。
-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描绘自然与神话,引发对生活的思索与追求,传达了诗人对理想与现实的深刻感悟,展现出一种超脱尘世的精神向往。
意象分析:
- 意象词汇:
- 瑶岛、蓬莱:象征理想与梦幻。
- 女娲:代表创造与历史的传承。
- 方壶:象征精致与生活的细节。
- 绿阴、莺啼:描绘自然的生机与活力。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提到的“瑶岛”主要象征什么?
- A. 现实生活
- B. 理想与梦幻
- C. 历史传承
- D. 个人情感
-
“方壶虽小小,却依依”中“依依”表达了什么情感?
- A. 对过去的怀念
- B. 对小事物的珍视
- C. 对理想生活的向往
- D. 对自然的热爱
答案:
- B
-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李白的《庐山谣》
- 杜甫的《月夜忆舍弟》
- 苏轼的《水调歌头》
诗词对比:
- 吴湖帆的《小重山》与李白的《庐山谣》都描绘了梦幻与自然的美丽,但吴湖帆更多地融入了个人情感与历史思考,而李白则表现出一种豪放与放浪的个性。
参考资料:
- 《清代诗词选》
- 《中国古典诗词鉴赏》
- 《吴湖帆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