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伯仁话别二绝 其二》

时间: 2025-02-04 16:12:40

茉莉花边把酒卮,桄榔树下共谈诗。

醉来一枕西窗下,酒醒方知有别离。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茉莉花边把酒卮,桄榔树下共谈诗。
醉来一枕西窗下,酒醒方知有别离。

白话文翻译:

在茉莉花旁边,我们举起酒杯;在桄榔树下,一同吟咏诗篇。
醉酒之后,坐在西窗下,酒醒时才意识到要分别。

注释:

  • 茉莉花:一种香花,通常象征着纯洁和美好。
  • :古代酒器,指酒杯。
  • 桄榔树:一种热带植物,常见在南方地区。
  • 醉来:指喝醉了酒。
  • 枕西窗:西边的窗子,可能指夕阳西下时的光景。
  • 别离:分别,告别。

典故解析:

本诗没有直接引用特定的典故,但“酒”与“诗”结合的意象在中国古代文人中非常常见,体现了文人雅士的生活情趣和情感表达。诗中表现的聚会和离别的情景,反映了诗人对友谊的珍视。

诗词背景:

  • 作者介绍:戴复古(生卒年不详),名复古,号仲华,宋代诗人,以其婉约的诗风著称。其作品多表达对友谊、自然的热爱及人生哲理。

  • 创作背景:这首诗可能创作于与友人相聚之时,表达了离别时的不舍。宋代社会相对开放,文人间的交往频繁,诗人通过饮酒作诗的场景展现了当时文人的生活方式。

诗歌鉴赏:

这首诗通过简单的生活场景展现了深厚的情感。开头两句描绘了一个友人聚会的温馨画面,茉莉花的芳香和酒杯的碰撞,构成了一幅生动的画面,展现了诗人对生活细节的敏锐观察。接下来的两句则转向了离别的情感,醉酒后的轻松与酒醒后的沉重形成鲜明对比,揭示了人生中的无常与别离的苦涩。整体上,诗中既有欢聚的喜悦,也有离别的伤感,情感层次丰富,展现了诗人对友谊的深刻理解和对人生的哲学思考。

诗词解析:

  • 逐句解析

    1. “茉莉花边把酒卮”:在茉莉花旁边,我们举起酒杯,表现出轻松愉快的聚会气氛。
    2. “桄榔树下共谈诗”:在桄榔树下共同吟诗,体现了文人间的雅趣和交流。
    3. “醉来一枕西窗下”:喝醉后坐在西窗下,描绘了一个醉酒后的安静时刻。
    4. “酒醒方知有别离”:醒来时才意识到要分别,表现了对离别的感慨与不舍。
  • 修辞手法

    1. 对仗:诗中“把酒卮”与“共谈诗”形成对仗,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2. 意象:茉莉花与酒杯的意象交织,象征着生活的美好与短暂。
  • 主题思想:诗歌表达了对友情的珍惜与对离别的感伤,反映了人生中的相聚与别离的无奈和美好。

意象分析:

  • 茉莉花:象征纯洁、美好与友谊。
  • 酒卮:代表欢聚、畅谈和愉悦的氛围。
  • 桄榔树:体现了南方特有的自然环境,增添了诗的地域色彩。
  • 西窗:象征着日落与离别,暗示时间的流逝。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第一句中提到的“酒卮”指什么? a) 酒杯
    b) 酒壶
    c) 酒坛

  2. 诗中提到的“茉莉花”象征着什么? a) 忍耐
    b) 纯洁与美好
    c) 离别

  3. “醉来一枕西窗下”中“西窗”有什么象征意义? a) 希望
    b) 忧伤与离别
    c) 欢乐

答案

  1. a) 酒杯
  2. b) 纯洁与美好
  3. b) 忧伤与离别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李白的《将进酒》
  • 杜甫的《月夜忆舍弟》

诗词对比
李白的《将进酒》与戴复古的《林伯仁话别二绝 其二》同样描绘了饮酒的场景,但李白更多地强调豪放与及时行乐,而戴复古则更侧重于细腻的情感与离别的惆怅,两者风格迥异,反映了不同的文化背景与艺术追求。

参考资料:

  • 《宋诗三百首》
  • 《中国古典诗词鉴赏辞典》
  • 《古诗文阅读与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