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尚无池水泛荷香,幸有园英照竹窗。
雪白葵花持玉节,柿红萱草立金幢。
白话文翻译:
池水尚未泛起荷花的香气,幸好园中的花卉照耀着竹窗。
雪白的葵花高高挺立,像是持着玉节;柿红的萱草则像是耸立的金幢。
注释:
- 尚无:尚且没有。
- 泛:浮现、散发。
- 荷香:荷花的香气。
- 幸有:幸好有。
- 园英:园中盛开的花卉。
- 照:映照、照耀。
- 竹窗:窗户是用竹子做的,具有自然的感觉。
- 雪白:形容颜色极其洁白。
- 葵花:指向日葵,象征阳光和积极向上的精神。
- 持:握持、把持。
- 玉节:比喻高洁的品格。
- 柿红:鲜艳的柿子色。
- 萱草:萱草是一种草本植物,古人认为其能忘忧。
- 金幢:像金色的幢幡,通常用于装饰或象征。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杨万里(1127年-1206年),字廷秀,号阮郎,晚号诚斋,南宋时期的著名诗人。他是“江西诗派”的代表之一,以豪放、清新、自然的诗风著称。杨万里擅长描绘自然景物,常常通过细腻的观察表现出对生活的热爱。
创作背景:
《晓登多稼亭三首》是杨万里在闲暇时所作,表达了他对自然景色的赞美及对美好生活的向往。诗中描绘的清晨景象和花卉,展示了他对乡村田园生活的热爱与向往,体现了宋代文人对自然的崇尚和对生活的细腻观察。
诗歌鉴赏:
《晓登多稼亭三首》在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之余,还传达了一种宁静的生活态度。诗的开头“尚无池水泛荷香”,通过描绘尚未开水荷的静谧,营造出一种静谧的晨景,暗示着自然的生机与希望。接下来的“幸有园英照竹窗”,则展现了诗人对眼前景色的珍惜,突显了竹窗与园花的和谐美。这样的描绘不仅让人感受到诗人在清晨时分的恬静心情,也让人感受到自然的美好。
“雪白葵花持玉节,柿红萱草立金幢”则通过对比呈现出不同花卉的色彩与形态之美。雪白的葵花象征着纯洁与高洁,而柿红的萱草则体现了生命的活力与美丽。诗人通过细腻的描绘,使得每一种花卉都具备了独特的生命力。
整首诗在意象的构建上,不仅表现了自然景色的美,更传达了一种平和、淡然的生活态度,体现了诗人对朴素生活的向往,展现了他对自然的热爱与对生活的感悟。诗中蕴含的情感丰富而深刻,使得这首诗在平淡中呈现出深邃的哲理。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尚无池水泛荷香:写清晨的宁静,池水未起波澜,荷花尚未开放,暗示着一种静谧的期待。
- 幸有园英照竹窗:虽无荷香,但园中的花卉依然美丽,照亮了窗户,表现出诗人对美的赞美。
- 雪白葵花持玉节:葵花雪白,如同高洁的品格,展现了一种高尚的精神追求。
- 柿红萱草立金幢:鲜艳的萱草挺立,象征着生命的活力和希望,形成与雪白葵花的对比,表现自然的多样性。
修辞手法:
- 比喻:将葵花比作持玉节,表现出其高洁的特质。
- 对仗:在“雪白葵花”和“柿红萱草”中形成对比,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 意象:运用自然景物构建了清晨的生动画面,营造出宁静而美丽的氛围。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描绘清晨的自然景色,表达了对生活的热爱和对自然的珍视,反映了诗人宁静的生活态度和高尚的情操。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池水:象征宁静、清新。
- 荷香:代表自然的芬芳与生命的气息。
- 园英:象征美好、希望。
- 葵花:代表阳光、积极向上的精神。
- 萱草:象征生命的活力与快乐。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提到的“尚无池水泛荷香”表达了什么样的意境?
- A. 生命的活力
- B. 宁静的期待
- C. 烦恼的心情
-
“雪白葵花持玉节”中的“持玉节”主要表达了葵花什么样的特质?
- A. 高洁
- B. 平凡
- C. 明亮
-
诗中“柿红萱草立金幢”是通过什么样的修辞手法进行描绘的?
- A. 拟人
- B. 比喻
- C. 对仗
答案:
- B
- A
- C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杜甫《春望》
- 王维《鸟鸣涧》
- 李白《庐山谣》
诗词对比:
- 杜甫《春望》:同样描绘自然景色,反映了社会动荡下的忧愁心情,与杨万里对自然的赞美形成对比。
- 王维《鸟鸣涧》:描绘静谧的自然环境,展现诗人对田园生活的向往,与杨万里的诗风相似。
参考资料:
- 《杨万里诗文集》
- 《宋代诗歌鉴赏》
- 《古诗词入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