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日》

时间: 2025-01-26 04:03:07

黄花白发病中新,壁上常悬漉酒巾。

九日空斋似寒食,更无风雨亦愁人。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黄花白发病中新,
壁上常悬漉酒巾。
九日空斋似寒食,更无风雨亦愁人。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在九月九日重阳节时的孤独与忧愁。诗人看到盛开的菊花,却因自己的白发而感到病痛;墙上挂着酒巾,暗示着饮酒的习惯和对节日的期待。重阳节的空荡荡的心情就如同寒食节一样,既没有风雨的打扰,也无欢乐之声,更增添了愁苦的氛围。

注释:

  • 黄花:指菊花,重阳节时盛开,象征长寿。
  • 白发:暗喻年老和身体的虚弱。
  • 漉酒巾:酒巾是用来过滤酒的布,表示饮酒的心情。
  • 九日:指九月九日重阳节。
  • 寒食:指寒食节,古代节日之一,通常是在清明节前的一天,表示禁火冷食,暗指节日的冷清与沉重。

典故解析:

重阳节源于古代的重阳日,传统上人们会在这一天登高、赏菊、饮菊花酒,寓意长寿和避邪。寒食节则是为了纪念介之推,习俗上是禁火冷食,象征着对亡者的追思。这两者在诗中都体现了诗人的孤独感和对生活的感慨。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李攀龙,明代诗人,生于明中期,擅长诗词,作品多描写自然景色和个人情感,风格清新而富有哲理。

创作背景:这首诗创作于重阳节,诗人可能正处于人生的某个低谷,感受到岁月的流逝和孤独。此时,菊花的盛开与自己的白发形成鲜明对比,加深了内心的愁苦。

诗歌鉴赏:

李攀龙的《九日》通过细腻的描写,传达出一种深沉的孤独感,尤其在重阳节这样一个传统的团聚日子里,更显得格外凄凉。诗中的“黄花”不仅是对菊花的描绘,更是对长寿的渴望,而“白发病中新”则暗示了对衰老的无奈和忧伤。诗人在节日的氛围下,显得格外孤独,墙上的“漉酒巾”似乎在诉说着未能与人共饮的遗憾。

“九日空斋似寒食”,将重阳节与寒食节相比较,强调节日的冷清。寒食节的禁火和冷食与诗人此刻的心境产生了共鸣,反映了他对生活的沉思与感慨。整体上,这首诗通过对比与象征,表现了诗人对时间流逝的无奈和对节日的沉重感受,具有深厚的情感底蕴。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黄花白发病中新”:描绘了诗人在秋日中看到菊花,感叹自己衰老生病的情境。
  • “壁上常悬漉酒巾”:墙上挂着的酒巾暗示着即将饮酒,然而却是孤身一人,形成一种强烈的反差。
  • “九日空斋似寒食”:重阳节的空荡让人感到孤寂,正如寒食节那样,没有欢声笑语。
  • “更无风雨亦愁人”:即使没有风雨的干扰,内心的愁苦依然无法消散,突显出诗人内心的孤独。

修辞手法

  • 对比:通过“黄花”与“白发”的对比,展现了生命的无常。
  • 隐喻:酒巾象征着节日的气氛与孤独的心情。
  • 象征:菊花象征着长寿与重阳的传统,白发则代表着衰老与无奈。

主题思想: 这首诗描绘了重阳节的孤独与愁苦,表达了诗人对时间流逝的感慨和对生命的思考。通过对节日的反思,诗人展现了内心深处的孤独与无助。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黄花:象征长寿与节日的欢庆,但在诗中却反映出诗人的孤独。
  • 白发:代表年老、衰弱,带来对人生的感叹。
  • 漉酒巾:象征着饮酒的期待与孤独的现实。
  • 寒食:反映出节日的冷清与思乡之情。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的“黄花”指的是哪种花?

    • A) 玫瑰
    • B) 菊花
    • C) 荷花
  2. “白发病中新”中的“白发”象征着什么?

    • A) 年轻
    • B) 衰老
    • C) 健康
  3. 诗歌中提到的“九日”指的是哪个节日?

    • A) 中秋节
    • B) 重阳节
    • C) 春节

答案

  1. B) 菊花
  2. B) 衰老
  3. B) 重阳节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王维《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 杜甫《登高》

诗词对比

  • 王维的《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同样描写了重阳节的思乡情怀,但更侧重于亲情的牵挂;而李攀龙的《九日》则表现出一种更深层次的孤独与愁苦。

参考资料:

  • 《明代诗人李攀龙研究》
  • 《中国古代诗词鉴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