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浣溪沙
作者: 晏殊 〔宋代〕
小阁重帘有燕过。
晚花红片落庭莎。
曲阑干影入凉波。
一霎好风生翠幕,
几回疏雨滴圆荷。
酒醒人散得愁多。
白话文翻译:
在小阁楼的重帘之下,有燕子飞过。
傍晚的花瓣红红的,落在庭院的莎草上。
曲阑干的影子映入凉凉的水波中。
一阵微风吹动了翠绿的帷幕,
几次稀疏的雨水滴落在圆圆的荷叶上。
酒醒之后,人散去,愁绪更多。
注释:
- 小阁: 小楼阁,古代文人常在此处吟诗作对。
- 重帘: 形容窗帘厚重,遮挡住外面的景色。
- 燕过: 燕子飞过,象征春天的来临和生机。
- 庭莎: 庭院中的莎草,暗示自然的生机和宁静。
- 曲阑干: 曲形的栏杆,增添了诗的意境。
- 凉波: 指水面,给人以清凉的感觉。
- 翠幕: 绿色的帷幕,表现出一种幽静的氛围。
- 圆荷: 圆形的荷叶,象征着水乡的风情。
- 酒醒人散: 酒醒后,朋友散去,抒发孤独与愁苦。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晏殊(991-1055),字小舟,号梦窗,北宋著名词人、政治家。他的词风婉约,情感细腻,常以小景抒怀,反映个人的生活感受和社会的变迁。
创作背景:
《浣溪沙》写于宋代,正值政治动荡的时期,诗人通过描绘自然景色,表达内心的孤独与愁苦,反映了他对人生的思考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诗歌鉴赏:
这首《浣溪沙》通过细腻的自然描写,呈现出一种淡淡的愁绪。诗的开头,燕子的飞过象征着春天的生机和希望,但随之而来的却是落花和庭院的荒凉,形成了鲜明的对比。曲阑干的影子映入凉波,传达了一种静谧而又忧伤的氛围。接着,微风轻拂,雨滴落下,这些意象不仅描绘了自然的美,也象征着时间的流逝和人际关系的疏远。
最后两句“酒醒人散得愁多”更是将整首诗的情感推向高潮,诗人通过酒醒之后的孤独感,揭示了生活的无常与内心的烦恼。整首词给人一种淡淡的哀愁,同时又蕴含着对美好事物的追忆和珍惜。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小阁重帘有燕过: 描绘了一个静谧的环境,燕子的飞过增添了生动的气息。
- 晚花红片落庭莎: 通过晚花的凋落,传达出时间的流逝和生命的脆弱。
- 曲阑干影入凉波: 曲折的栏杆反射在水中,探讨了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
- 一霎好风生翠幕: 微风带来的清新感,象征着生活中的美好瞬间。
- 几回疏雨滴圆荷: 雨滴落在荷叶上,描绘了细腻而生动的自然景象。
- 酒醒人散得愁多: 诗人从喧闹的聚会回到孤独的现实,愁绪更加浓厚。
修辞手法:
- 比喻: “酒醒人散得愁多”用酒醒引申出愁苦,表现了情感的转变。
- 拟人: “凉波”与“翠幕”赋予自然以人的情感,使其更具生动性。
- 对仗: 诗中多处对仗工整,增强了音韵的美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探讨了人与自然的关系,以及人生的孤独与愁苦,表现了诗人对美好生活的渴望和对无常命运的感慨。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燕子: 象征希望与生机。
- 晚花: 暗示时间的流逝与生命的短暂。
- 曲阑干: 代表人文情怀和对美的追求。
- 凉波: 传达出一种清凉与宁静的感觉。
- 圆荷: 象征着生命的圆满与自然的和谐美。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这首诗的作者是谁?
- A. 李白
- B. 杜甫
- C. 晏殊
- D. 苏轼
-
诗中的“酒醒人散得愁多”表达了什么情感?
- A. 快乐
- B. 孤独与愁苦
- C. 兴奋
- D. 安宁
-
诗中提到的“晚花红片”指的是什么?
- A. 早晨的花
- B. 傍晚的花瓣
- C. 夕阳
- D. 雨水
答案:
- C
- B
-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李清照《如梦令》
- 苏轼《水调歌头》
诗词对比:
- 晏殊的《浣溪沙》与李清照的《如梦令》,两者都表达了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与对人生无常的感慨,但晏殊更侧重于自然景色的描绘,而李清照则更注重情感的细腻流露。两者在风格上有异曲同工之妙。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宋词三百首》
- 《古诗词鉴赏》
- 《词学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