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贺新郎(咏雪二首)》
时间: 2025-01-24 18:05:49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贺新郎(咏雪二首)
作者: 葛长庚 〔宋代〕
俯仰天黏水。尽山河大地,光涵表里。
一夜春风搜万象,檐外雨声不已。
到晓来六花靡靡。瑶树琪林寒彻骨,
知谁家娇女慵梳洗。且捏个,小狮子。
琼楼架就东皇喜。使玉龙战罢,柳绵飞起。
千古佳人诗句在,一任如盐似米。
君试看岩头溪底。刹刹尘尘银世界,
记当年曾赴瑶池会。玉清境,还如此。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词描绘了雪后的美景。仰望天空,水汽弥漫,山河大地都笼罩在光辉之中。一夜之间,春风搜罗万象,屋檐外雨声不断。等到天亮时,六角白花缓缓飘落。瑶树和琪林在寒冷中透骨,谁家少女懒得梳洗?不如捏一个小狮子,象征着吉祥如意。琼楼架起东皇的喜悦,仿佛玉龙战斗过后,柳絮纷飞,千古佳人的诗句仍在,任凭人们如盐似米般随意吟咏。你来看看岩头溪底,银色的世界如尘如雪,想起当年曾经赴瑶池的盛会,玉清的境地,依旧如此美丽。
注释
- 天黏水:天空和水雾交融,形容景色朦胧。
- 六花:指雪花,形状像六角形。
- 瑶树、琪林:指美丽的树木,象征着高洁与美丽。
- 娇女:指年轻美丽的女子。
- 小狮子:象征吉祥,寓意快乐和幸福。
- 琼楼:形容宫殿的美丽。
- 东皇:指东方的皇帝,象征着光明和希望。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葛长庚,宋代词人,生活在北宋时期。他的词风清新脱俗,常以自然景物为题材,表达个人情感与对生活的感悟。
创作背景:
这首词创作于北宋时期,正值文人对自然的赞美与抒发情感的高潮,尤其是在雪景描绘上,表达了诗人对冬季美景的喜爱与对过去美好时光的怀念。
诗歌鉴赏
《贺新郎(咏雪二首)》是一首充满诗意的词作,展现了北宋时期对自然景物的细腻观察和深刻体悟。词的开头即以“俯仰天黏水”引入,引导读者进入一个如梦似幻的雪景之中。全词通过描绘雪花的飘落、瑶树的寒冷、娇女的慵懒,营造出了一种宁静而又美丽的氛围。
词中的意象丰富,春风、六花、瑶树等词汇相互交织,形成了一个完美的冬季画面。其中“琼楼架就东皇喜”不仅描绘了美丽的宫殿,更传达出一种吉祥的寓意,象征着希望与快乐。这种结合不仅让人感受到自然之美,同时也引发对人情世故的思考。
整首词意境深远,情感真挚,既有对大自然的赞美,又有对人间情感的细腻描绘,充分展现了诗人深厚的文化底蕴与独特的艺术风格。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俯仰天黏水:描绘一种清新湿润的气候,给人以宁静的感觉。
- 尽山河大地,光涵表里:全景呈现出大自然的光辉,体现出诗人对自然的赞美。
- 一夜春风搜万象:比喻春风带来的变化,象征新生与希望。
- 檐外雨声不已:细腻描绘了环境的音响,增加了氛围感。
- 到晓来六花靡靡:雪花轻轻飘落,形成了一种柔和的意境。
- 瑶树琪林寒彻骨:用瑶树和琪林形容寒冷的气候,传达出寒冬的侵袭。
- 知谁家娇女慵梳洗:引入人情,表现出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 且捏个,小狮子:小狮子象征着幸福和吉祥,增添了生活的乐趣。
- 琼楼架就东皇喜:描绘出美丽的宫殿,象征着希望和美好未来。
- 使玉龙战罢,柳绵飞起:意象丰富,展现出春天的气息。
- 千古佳人诗句在:意指佳人永恒的美,诗句传颂不衰。
- 一任如盐似米:比喻人们的吟咏随意且自然。
- 君试看岩头溪底:邀请读者亲身感受自然之美。
- 刹刹尘尘银世界:形容雪后的世界如银装素裹,十分美丽。
- 记当年曾赴瑶池会:回忆往昔的美好时光。
- 玉清境,还如此:表达对美好境地的怀念与赞叹。
修辞手法:
- 比喻:如“琼楼架就东皇喜”比喻了美好的生活。
- 拟人:如“春风搜万象”,赋予春风以生命。
- 对仗:如“瑶树琪林寒彻骨”,对仗工整,增强了音韵美。
主题思想:
整首词通过描绘雪景,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美和人间情感的深刻思考,展现了对生活的热爱和对过去美好时光的怀念。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雪:象征纯洁、美好,营造出静谧的氛围。
- 春风:代表着生机与希望,寓意新生与变化。
- 瑶树、琪林:象征高洁与美丽,传达出对生活的美好向往。
- 娇女:代表年轻与美丽,寄托了对生活的期许。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六花”指的是: A. 雪花
B. 花瓣
C. 叶子
D. 星星 -
“琼楼架就东皇喜”中的“东皇”指的是: A. 东方的太阳
B. 东方的皇帝
C. 东方的神仙
D. 东方的风 -
诗中提到的“玉龙”象征: A. 吉祥
B. 努力
C. 勇气
D. 美丽
答案:
- A
- B
- A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苏轼《水调歌头》
- 李白《静夜思》
- 陆游《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
诗词对比:
- 李白的《静夜思》:同样描写自然景色,但更多的是抒发个人情感,表现孤独与思乡的情怀。
- 苏轼的《水调歌头》:通过描写月亮与自然景物,表达对人生哲理的思考,情感更为深邃。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宋词三百首》
- 《古诗词鉴赏辞典》
- 《中国古代文学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