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调歌头 其三》
时间: 2025-01-24 18:06:18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有一修行法,不用问师传。
教君只是,饥来吃饭困来眠。
何必移精运气,也莫行功打坐,但去净心田。
终日无思虑,便是活神仙。
不憨痴,不狡诈,不风颠。
随缘饮啄,算来命也付之天。
万事不由计较,造物主张得好,凡百任天然。
世味只如此,拚做几千年。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讲述了一种修行的方法,不需要向师傅请教。只要你饥饿就吃饭,困倦就睡觉。何必去强行调整自己的精气,也不必去做功夫打坐,只需洁净自己的内心。整天没有思虑,这就是活神仙。
不愚钝,不狡猾,不狂妄。随缘而饮食,命运也交给天意。
万事不必斤斤计较,造物主的安排总是好的,万事都顺其自然。
世间的滋味也不过如此,拼命生活几千年罢了。
注释:
字词注释:
- 修行法:修行的方法。
- 问师传:向师傅请教传授。
- 移精运气:调整自己的精气和运气。
- 净心田:清净自己的内心。
- 活神仙:心境如同神仙般超脱。
- 随缘:顺应自然,随遇而安。
- 饮啄:饮食。
典故解析: 这首诗表达的是一种道家思想,强调顺应自然、随缘而生的生活态度,体现了对清净内心和自然法则的向往。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葛长庚,宋代著名诗人,道教思想浓厚,作品主要反映道家修行的理念,注重内心的修养与自然的和谐。
创作背景: 此诗作于道教盛行的时期,反映了诗人对修行的思考与体悟,提倡一种自然、简单的生活方式,借此表达对人生的理解与态度。
诗歌鉴赏:
《水调歌头 其三》是一首富有哲理的诗,展现了道家思想的精髓。诗中强调修行不需要复杂的方式,而是要回归到生活的本质中来。诗人用简单的生活场景——“饥来吃饭,困来眠”来表达一种自然的生活态度,强调在生活中保持内心的净化和宁静,便能达到一种超然的境界。
诗中提到的“终日无思虑,便是活神仙”,让人联想到道家的“无为而治”,即不强求、不执着,随遇而安。这样的生活观念在今天依然具有现实意义,提醒现代人要学会放下压力,珍惜当下。
这首诗不仅是对修行的探讨,更是一种对人生的深刻思考。它让我们意识到,过于追求功名利禄反而会使人陷入烦恼,唯有顺其自然,才能真正享受生活的美好。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有一修行法,不用问师传。
- 这里指出修行之道不需依赖外在的教导。
-
教君只是,饥来吃饭困来眠。
- 以简单的生活方式为核心,强调顺应自然。
-
何必移精运气,也莫行功打坐,但去净心田。
- 不必刻意调整自身状态,重要的是保持内心的清净。
-
终日无思虑,便是活神仙。
- 进一步强调无思虑的境界,标榜一种超凡脱俗的理想。
-
不憨痴,不狡诈,不风颠。
- 描述理想人格的特质,既不愚蠢也不狡猾。
-
随缘饮啄,算来命也付之天。
- 人生的饮食和命运都应顺应自然,不强求。
-
万事不由计较,造物主张得好,凡百任天然。
- 提醒人们放下计较,接受事物的自然演变。
-
世味只如此,拚做几千年。
- 反思世间的滋味,虽经历数千年,最终仍是如此简单。
修辞手法:
- 对仗:如“饥来吃饭,困来眠”,形成节奏感。
- 比喻:将无思虑的状态比作“活神仙”,升华了修行的境界。
主题思想: 诗歌的中心思想在于倡导一种随和、自然的生活态度,强调内心的平静与清净,体现了一种高尚的道德观和生活哲学。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修行:象征内心的修炼和追求。
- 饥饿与困倦:代表人类最基本的生理需求,强调自然。
- 活神仙:象征理想的生活状态,超脱于世俗。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提到的“饥来吃饭,困来眠”表现了什么样的生活态度?
A. 追求名利
B. 随遇而安
C. 努力奋斗
答案:B -
诗中强调内心的状态是?
A. 忧虑重重
B. 清净无思
C. 精力充沛
答案:B -
这首诗的主要思想是什么?
A. 追求财富
B. 道教的无为而治
C. 对师傅的依赖
答案: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陶渊明《桃花源记》
- 王维《终南山》
诗词对比: 可以将葛长庚的此诗与陶渊明的《饮酒》进行对比,两者均强调自然生活的意义,但葛长庚更加强调内心的修养,而陶渊明则更多反映田园生活的安逸宁静。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道教文化概论》
- 《宋代诗人研究》
- 《古诗词鉴赏指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