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晓捲帘》

时间: 2025-01-26 23:27:57

清晓意未惬,捲帘时一吟。

槛虚花气密,地暖竹声深。

秀色还朝暮,浮云自古今。

石泉惊已跃,会可洗幽心。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清晓捲帘
欧阳玭 〔唐代〕

清晓意未惬,捲帘时一吟。
槛虚花气密,地暖竹声深。
秀色还朝暮,浮云自古今。
石泉惊已跃,会可洗幽心。

白话文翻译:

清晨的气息尚未让我感到满足,卷起帘子时不禁吟唱一声。
窗外的花香浓郁,地面温暖竹声低沉。
美丽的景色随朝夕变化,浮云自古以来都在流动。
石泉已经奔涌而出,可以洗涤我内心的幽静。

注释:

字词注释:

  1. 清晓:清晨,代表清新的早晨时光。
  2. 未惬:尚未满足、舒畅。
  3. 捲帘:卷起窗帘,表示开启视野。
  4. :窗栏,窗户的栏杆。
  5. :空旷,表示窗外的空阔。
  6. 花气密:花香浓郁。
  7. 秀色:美丽的景色,指自然景色的美。
  8. 浮云:云彩,象征变化无常。
  9. 石泉:泉水,象征清澈的水流。
  10. 幽心:内心的幽静,指内心的宁静。

典故解析:

  • 诗中提到的“浮云自古今”强调了时间的流逝与变化,浮云常用来象征人生的无常与变化。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欧阳玭,唐代诗人,字仲阳,生于盛唐时期,以其清新的诗风和细腻的情感著称。其诗作多描绘自然景象,表达个人情感。

创作背景: 《清晓捲帘》创作于清晨,诗人通过描绘早晨的景象,表达了对自然的感悟和内心情感的反思,反映了当时社会对自然美的追求和个人情感的表达。

诗歌鉴赏:

《清晓捲帘》是一首描绘清晨自然景象与个人内心情感的诗作。诗歌以“清晓”开头,营造出一种清新而又略带惆怅的氛围。作者在卷起窗帘时吟唱,体现了对生活的思考与对自然的热爱。诗中提到的“槛虚花气密”,通过描绘窗外的花香浓郁,展现了春天的生机与美丽。接着“地暖竹声深”,则通过声音的描绘增添了环境的温暖感,体现了自然的和谐美。

在后面的两句中,作者借“秀色还朝暮”与“浮云自古今”表达了时间的流逝与景色的变化,流露出对人生短暂与无常的感慨。最后一句“石泉惊已跃,会可洗幽心”则将自然与内心情感结合,表达了对内心宁静的渴望,石泉的奔涌象征着生命的活力与清新。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描绘与深刻的情感,展现了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反映了人们追求内心宁静与美好生活的愿望。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清晓意未惬:清晨的气息还不够令人心满意足。
  2. 捲帘时一吟:卷起窗帘的时候,情不自禁地吟唱。
  3. 槛虚花气密:窗外虚空的栏杆中,花香扑鼻而来。
  4. 地暖竹声深:地面温暖,竹子的声音在深处回荡。
  5. 秀色还朝暮:美丽的景色随着日出日落而变化。
  6. 浮云自古今:浮云从古至今总是变化不定。
  7. 石泉惊已跃:泉水已经欢快地跳跃而出。
  8. 会可洗幽心:可以洗涤我内心的宁静。

修辞手法:

  • 比喻:通过“浮云”比喻人生的无常。
  • 拟人:将泉水描绘成会“惊已跃”的生动形象。
  • 对仗:如“秀色还朝暮,浮云自古今”,形成对称美。

主题思想: 整首诗展现了自然的美丽与内心的追求,表现了诗人对生活的思考与对内心宁静的渴望,传达出对自然的热爱和对人生变化的感悟。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1. 清晓:象征新生与希望。
  2. :代表美丽与生命的繁荣。
  3. 竹声:象征宁静与和谐。
  4. 秀色:象征自然的美丽。
  5. 浮云:代表人生的无常。
  6. 石泉:象征生命的活力与清新。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的“槛虚花气密”是指什么?

    • A. 窗外的花香浓郁
    • B. 窗户的关紧
    • C. 花的颜色鲜艳
  2. 诗的主题是什么?

    • A. 对生命的感慨
    • B. 对自然的热爱与追求内心宁静
    • C. 对历史的反思
  3. 诗中哪个意象象征着内心的幽静?

    • A. 浮云
    • B. 石泉
    • C. 竹声

答案:

  1. A
  2. B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王维《鹿柴》
  • 李白《夜泊牛渚怀古》

诗词对比:

  • 王维的《鹿柴》同样描绘了宁静的自然景色,反映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与内心的平和,与《清晓捲帘》在意境上有相似之处。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唐诗三百首》
  • 《唐诗鉴赏辞典》
  • 《中国诗词鉴赏》

这些资料能够帮助更深入地理解唐诗的美妙与奥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