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鹊桥仙 其二 客兖州哭马龙伯先生》
时间: 2025-01-27 03:50:42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歌传蒿里,琴亡流水,痛我穷途谁主。
庭前寒月下梧桐,只此景便分今古。
八年道义,千秋契合,肠断音容何处。
茫茫归路二千馀,是昨岁同君来路。
白话文翻译:
在蒿草丛生的小路上,歌声依旧传来,然而琴声已经随着流水而去,令我在这困境中感到痛苦,谁能主宰我的命运呢?
庭前寒冷的月光洒在梧桐树下,这一幕景象使我不禁想起古今的分离。
八年的情谊,千秋的约定,让我肠断音容何处去寻?
茫茫的归路还有两千多里,想起去年与君同行的道路。
注释:
- 蒿里: 指长满蒿草的地方,象征荒凉。
- 琴亡流水: 琴声消失在流水中,暗示失去友人的痛苦。
- 痛我穷途谁主: 表达了在困境中无助的心情。
- 寒月下梧桐: 描绘了冷清的夜晚,增添了凄凉的气氛。
- 肠断音容: 形容对友人容貌和声音的思念。
- 茫茫归路: 指归家的路途遥远而无望。
典故解析:
“八年道义,千秋契合”中提到的“道义”,表现出深厚的友谊与长久的承诺。这种情感在中国古代诗词中常常被用来表达对朋友的怀念和珍视。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俞士彪是清代的诗人,以其深情的诗作而闻名。他的诗风常常流露出对人生的感悟和对友人的怀念。
创作背景: 此诗是为了悼念马龙伯先生而作,表达了对朋友的深切怀念和惋惜。马龙伯可能是俞士彪的挚友,其离世对他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诗歌鉴赏:
《鹊桥仙 其二 客兖州哭马龙伯先生》展现了深厚的友情与失去后的痛楚。诗的开头以“歌传蒿里,琴亡流水”作为引子,描绘了过去的美好与现在的孤独。诗人通过自然景象的描写,传达出内心的悲凉与无助。梧桐树下的寒月,成为了怀念友人的象征,增添了情感的层次。
“八年道义,千秋契合”一句,表现了诗人与友人之间深厚的情谊,正是这种情感,使得失去显得更加沉重与难以承受。诗中“肠断音容何处”的哀伤,突显了人与人之间深切的联系,以及在失去后那种无以言表的痛苦。
诗的最后两句,诗人回忆起与友人共同走过的路,恍如昨日,然而现实却是茫茫的归路,给人以强烈的时间流逝和身世无常之感。整首诗情感真挚,意象丰富,给读者带来了深刻的思考。
诗词解析:
-
逐句解析:
- 首句描绘了歌声与琴声的对比,隐喻友人已逝。
- 诗人感到孤独无助,无法掌控自己的命运。
- 庭前的寒月和梧桐树象征着凄凉的思念。
- 回忆与友人的情义和约定,表现出对失去的惋惜。
- 最后两句表达了对过去的怀念与归路的迷茫。
-
修辞手法:
- 比喻:“琴亡流水”比喻友人的离去。
- 拟人:“庭前寒月”赋予月亮以情感。
- 对仗:“八年道义,千秋契合”形成对称,增强诗的韵律感。
-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对友人的怀念,表达了对时间流逝、人生无常的感慨,深刻体现了诗人对友情的珍视与对失去的痛苦。
意象分析:
- 蒿草: 代表荒凉与孤独,象征诗人内心的哀伤。
- 琴声: 象征友谊的美好与消逝。
- 寒月: 代表孤寂与思念,营造出凄凉的氛围。
- 梧桐: 在中国文化中常与离别、思念相关联。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提到“琴亡流水”,这句话的意思是什么?
- A. 琴声消逝
- B. 流水潺潺
- C. 音乐会
- D. 友谊长存
-
诗人回忆与友人同行的路,是在哪一年?
- A. 去年
- B. 八年前
- C. 昨天
- D. 三年前
-
“寒月下梧桐”所表达的情感是:
- A. 欢乐
- B. 悲伤
- C. 愤怒
- D. 无聊
答案:
- A
- A
-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杜甫《月夜忆舍弟》
- 白居易《赋得古原草送别》
诗词对比: 对比俞士彪的此诗与白居易的《赋得古原草送别》,两者都表现了对友人的怀念与人生无常的感慨。俞士彪更强调了时间流逝带来的孤独感,而白居易则通过自然景象表达了离别的愁苦。两首诗在意象和情感上有着相似之处,但风格和表达上各具特色。
参考资料:
- 《清代诗人俞士彪研究》
- 《中国古代诗词鉴赏》
- 《李白与杜甫的诗歌艺术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