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浣溪沙(奉诏次韵张池州赏杏听琵琶)
作者: 曾觌 〔宋代〕
艳杏红芳透粉肌。
沈香亭宴太真妃。
新晴庭馆燕来迟。
试抹么弦妆半掩,
满斟绿醑袖交飞。
九重天上捧金卮。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词描绘了艳丽的杏花,红色的花瓣透出粉色的肌肤,仿佛在太真妃的沈香亭下宴饮。新晴的天气里,庭院的燕子来得有些晚。试着轻抚琴弦,妆容半掩;酒杯满斟,轻袖飞舞。仿佛在九重天上捧着金杯。
注释:
- 艳杏:艳丽的杏花。
- 红芳透粉肌:红色的花瓣透出粉色。
- 沈香亭:传说中王嫱(太真妃)所居的亭子。
- 宴:宴会,饮酒作乐。
- 新晴庭馆:新晴的庭院。
- 燕来迟:燕子来得晚,形容时节。
- 试抹么弦:轻轻抚摸琴弦。
- 妆半掩:化妆的一半遮掩。
- 满斟绿醑:酒杯满满地斟上绿酒。
- 袖交飞:袖子轻舞飞扬。
- 九重天上捧金卮:形容高贵的酒杯,金卮象征着尊贵的酒。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曾觌,字子固,号幽谷,宋代诗人,与李清照、陆游等同时代。他的诗歌以清新婉约见长,常描写自然景物和人情。
创作背景: 此词作于宋代,作者奉旨次韵,描绘春日赏杏的情景,反映了当时文人雅士的生活情趣和对美好事物的热爱。
诗歌鉴赏:
这首《浣溪沙》以杏花为引子,展示了春天的生机与美丽。开篇即用“艳杏红芳透粉肌”描绘出杏花的娇艳,给人以视觉上的美感。接着提到“沈香亭宴太真妃”,将自然景色与历史典故结合,赋予画面一种优雅和浪漫的情调。尤其是“新晴庭馆燕来迟”,不仅描写了春日的气候变化,也体现了诗人的细腻观察。试琴、斟酒的细节,流露出诗人对生活的热爱与享受,体现了文人雅士的闲适情怀。
整首词在意境上是清新淡雅的,作者通过细腻的描写,将自然与人文环境融为一体,传递出一种温柔的情感,仿佛让人感受到春日的微风和花香。最后一句“九重天上捧金卮”则是对酒的赞美,象征着高雅的生活和心灵的愉悦,展现了文人对理想生活的追求。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艳杏红芳透粉肌:描绘杏花的艳丽和娇嫩,体现了春天的生机。
- 沈香亭宴太真妃:运用典故,联系到历史人物,增强了情感的深度。
- 新晴庭馆燕来迟:描写了晴天的美好和燕子的迟到,暗示春天的到来。
- 试抹么弦妆半掩:与音乐和妆容结合,展现出一种轻柔的情感。
- 满斟绿醑袖交飞:酒与舞的结合,表现出欢快的气氛。
- 九重天上捧金卮:象征高贵与享乐,提升了整首词的格调。
修辞手法:
- 比喻:用“艳杏”比喻春天的美丽。
- 对仗:诗句之间的对称,增强了节奏感。
- 拟人:将燕子描绘成有情感的生物,增添了画面的生动性。
主题思想:
整首词围绕春天的美丽、宴饮的欢乐和文人雅士的生活情趣展开,表现出对自然的热爱和对理想生活的追求,情感基调柔和而愉悦。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杏花:象征春天、生命的美丽,寓意希望和生机。
- 沈香亭:代表优雅的生活环境,体现文人的雅致。
- 燕子:象征春天的到来,传递生机和美好。
- 金卮:象征尊贵的饮酒,体现高雅的生活方式。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提到的“艳杏”指的是哪种花?
- A. 桃花
- B. 杏花
- C. 牡丹
-
“沈香亭宴太真妃”中提到的“太真妃”是谁?
- A. 王嫱
- B. 李清照
- C. 西施
-
“九重天上捧金卮”中的“金卮”象征什么?
- A. 酒杯
- B. 食物
- C. 珠宝
答案:
- B
- A
- A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李清照的《如梦令》
- 陆游的《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
诗词对比:
- 《如梦令》:与曾觌的作品相比,更加注重个人情感的抒发,情感更为细腻。
- 《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表现出对秋天的感慨,情感基调有所不同,但同样表现出对自然的热爱。
参考资料:
- 《宋词三百首》
- 《中国古代诗词鉴赏》
- 《诗词的语言艺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