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减字木兰花(席上赏宴赐牡丹之作)》
时间: 2025-04-29 01:34:02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减字木兰花(席上赏宴赐牡丹之作)
作者: 曾觌
一声杜宇。满地落红愁不语。
国色春娇。不逐风前柳絮飘。
珠帘休卷。爱惜龙香藏粉艳。
胜友俱来。同醉君恩倒玉杯。
白话文翻译:
一声杜鹃啼叫,满地的落花让人愁苦无言。
国色天香的牡丹盛开,春天的娇艳不再追逐风中飘扬的柳絮。
珠帘不必卷起,珍惜那龙香(指牡丹的香气)藏匿的粉红色艳丽。
胜友们齐聚于此,大家同醉于你的恩情,举杯共饮这美酒。
注释:
字词注释:
- 杜宇:指杜鹃,古时称其为“杜宇”,因其啼声似呼“杜”的音节。
- 国色春娇:形容牡丹花色泽艳丽,象征国家的美好和春天的娇媚。
- 龙香:指牡丹的香气,古人常用“龙”来形容珍贵的事物。
- 倒玉杯:形容豪饮,酒杯如玉般晶莹剔透。
典故解析:
- 杜鹃啼血:古诗中常常用杜鹃来象征离愁别恨,杜鹃啼叫常载有悲伤情怀。
- 牡丹:在中国文化中,牡丹象征着富贵、繁华与美丽,常被称为“花王”。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曾觌,字子静,号默斋,宋代诗人,生于南宋,活跃于文人圈,是当时重要的词人之一,以其深厚的文化积淀和独特的艺术风格而闻名。
创作背景: 此诗创作于一场赏宴之时,诗人受到主人的盛情款待,借此机会表达对友人的感激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诗歌鉴赏:
这首《减字木兰花》以细腻的情感和生动的意象展现了春日宴会的欢愉与对美好事物的珍惜。开篇以杜鹃的啼声引入,瞬时营造出一种愁苦的氛围,暗示着人生的无常和感伤。接着,诗人转向宴会的场景,描绘了牡丹的娇艳与春天的生机,象征着美好的时光和生机勃勃的友谊。最后,诗人通过“同醉君恩倒玉杯”表达了与友人共饮的欢乐,展示了人与人之间的深厚情感。
整首诗在结构上呈现出一种对比,从开头的愁绪到后面的欢愉,展现了人生的两面。诗人在这个宴会上不仅享受美酒佳肴,更深刻体验到友谊的珍贵与人生的短暂。这种感受让整首诗充满了哲理性思考,既有对美好的享受,也有对人生的感悟。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一声杜宇:引入杜鹃的啼声,营造出一种清晨的愁苦氛围。
- 满地落红愁不语:地上满是落花,象征着美好的事物已逝去,令人无言以对。
- 国色春娇:盛开的牡丹花色艳丽,象征着春天的美好与繁荣。
- 不逐风前柳絮飘:牡丹不再追逐风中的柳絮,暗示着对美好事物的珍惜。
- 珠帘休卷:不需要再卷起珠帘,象征着对眼前美景的留恋。
- 爱惜龙香藏粉艳:珍惜牡丹的香气与颜色,强调对美的珍视。
- 胜友俱来:亲友齐聚,营造出欢乐的气氛。
- 同醉君恩倒玉杯:共饮美酒,表达对主人恩情的感激。
修辞手法:
- 比喻:将牡丹比作国色春娇,强调其美丽。
- 拟人:赋予自然元素(如花、风)以人的情感和动作。
- 对仗:整首词中对仗工整,增强了韵律感。
主题思想: 这首诗通过描绘春日宴会的欢愉,表达了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与对友人深厚情感的珍惜。同时,诗中也蕴藏着对人生无常的感慨,表现出一种哲理性的思考。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杜鹃:象征离愁和悲伤。
- 牡丹:象征富贵、繁荣与美丽。
- 珠帘:象征美好的环境和氛围。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一声杜宇”指的是哪种鸟?
- A. 燕子
- B. 杜鹃
- C. 鹦鹉
-
诗中“国色春娇”是指什么花?
- A. 玫瑰
- B. 牡丹
- C. 菊花
-
“同醉君恩倒玉杯”表达了怎样的情感?
- A. 愤怒
- B. 感激
- C. 忧伤
答案:
- B. 杜鹃
- B. 牡丹
- B. 感激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李白《月下独酌》
- 杜甫《春夜喜雨》
诗词对比: 曾觌的《减字木兰花》与李白的《月下独酌》都是描绘饮酒与友谊的作品,但前者更注重春天的美丽和友人的情谊,而后者则强调了孤独与自我陶醉的境界。两首诗风格迥异,却都传达了对生活的不同感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