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夜歌》

时间: 2025-02-04 15:37:52

高山种芙蓉,复经黄檗坞。

果得一莲时,流离婴辛苦。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高山种芙蓉,复经黄檗坞。
果得一莲时,流离婴辛苦。

白话文翻译:

在高山上种植芙蓉花,经过黄檗山的山谷。
终于等到一朵莲花的时刻,却流离失所,饱受辛苦。

注释:

  • 高山:指的是高耸的山岭,在这里象征着高贵和清雅的环境。
  • 芙蓉:即荷花,生长在水中,象征着美丽和纯洁。
  • 黄檗坞:黄檗,指的是一种植物,可能是指山间的幽静之地。
  • 果得:终于得到了。
  • 一莲时:一朵莲花的时刻,象征着获得成功或美好的事物。
  • 流离:流浪、失去安宁的状态。
  • 婴辛苦:遭受辛苦和磨难。

典故解析:

“高山种芙蓉”可理解为在艰难环境中追求美好,表达了追求理想的艰辛。“莲花”常被视为出污泥而不染的象征,强调了在困境中仍然保持高洁的品格。

诗词背景:

  • 作者介绍:佚名,南北朝时期的诗人,代表了当时诗歌的发展和变化。
  • 创作背景:南北朝时期社会动荡,诗人多借自然景物抒发个人情感,反映了孤独、无奈的心境。

诗歌鉴赏:

这首《子夜歌》通过描绘高山和芙蓉花,展现了诗人在艰难环境中追求美好理想的心路历程。诗中“高山”象征着高尚的追求,而“复经黄檗坞”则暗示了在追求理想的过程中所经历的艰辛与挫折。诗的最后两句“果得一莲时,流离婴辛苦”用莲花的获得来反衬出诗人内心的孤独和苦楚,尽管最终收获了美丽的事物,但过程却充满了无奈与辛酸。这种矛盾的情感使整首诗充满了深刻的哲理性,展现了诗人面对困境时的坚韧和对美好生活的不懈追求。

诗词解析:

  • 逐句解析

    • “高山种芙蓉”:在高山之中种植芙蓉,象征着理想的崇高与美好。
    • “复经黄檗坞”:经过黄檗山的坞口,暗示追求之路的艰难与曲折。
    • “果得一莲时”:终于等到一朵莲花,象征着理想的实现。
    • “流离婴辛苦”:然而实现的过程却是流离失所,充满辛苦。
  • 修辞手法

    • 比喻:用“莲花”比喻理想与美好。
    • 对仗:上下句之间形成对比,突出理想与现实的矛盾。
  • 主题思想:整首诗通过描绘高山、芙蓉和莲花,表达了在追求理想过程中所经历的孤独与辛苦,反映了诗人对美好生活的执著追求。

意象分析:

  • 高山:象征着高尚的理想与追求。
  • 芙蓉:代表美好与纯洁。
  • 莲花:象征着理想的实现与人生的美好。
  • 黄檗坞:象征着艰难的境遇与旅程。

互动学习:

  • 诗词测试

    1. “高山种芙蓉”中的“高山”象征什么?
      • A. 低洼的地势
      • B. 崇高的理想
      • C. 普通的生活
    2. “流离婴辛苦”中“流离”指的是什么状态?
      • A. 安定
      • B. 流浪与无助
      • C. 快乐
    3. 该诗的主题思想是什么?
      • A. 追求美好理想的艰辛
      • B. 生活的安逸
      • C. 战争的痛苦

    答案:1-B,2-B,3-A。

诗词比较与延伸:

  • 相关作品推荐

    • 《静夜思》李白
    • 《月夜忆舍弟》杜甫
  • 诗词对比

    • 比较《子夜歌》与《静夜思》,两者都表达了对理想与美好生活的追求,但《子夜歌》更强调追求过程中的艰辛,而《静夜思》则更侧重对故乡的思念与情感的寄托。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中国古诗词精华》
  • 《诗经与楚辞的艺术》
  • 《南北朝诗歌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