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宿昔不梳头,丝发被两肩。
婉伸郎膝下,何处不可怜。
白话文翻译:
整夜没有梳理头发,柔软的长发披散在肩头。
我娇羞地伸展在你的膝下,哪里不令人怜惜呢?
注释:
- 宿昔: 整夜,昨夜。
- 梳头: 梳理头发,整理发型。
- 丝发: 形容头发细腻柔软。
- 婉: 形容女子的柔美。
- 伸: 伸展,展开。
- 郎: 指心上人或爱人。
- 膝下: 指坐在或靠在爱人的膝盖上。
- 不可怜: 形容不值得怜悯,反而令人心生怜惜。
典故解析:
本诗没有直接引用特定的典故,但“膝下”一词常用来描写亲密的情感关系,表现出一种温柔、依赖的氛围。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此诗的作者为佚名,属于魏晋时期。魏晋时期是中国古代文学的一个重要阶段,诗歌和散文创作达到高峰,特别是在抒情诗方面。
创作背景:
这首诗可能创作于一个幽静的夜晚,诗人通过描述夜晚的情景表达对爱情的思考与感受。时代背景下,个人情感表达受到重视,诗歌常常流露出淡淡的忧伤和深情的依恋。
诗歌鉴赏:
《子夜歌四十二首 其三》以其细腻的情感与简洁的语言,展现了魏晋时期独特的诗歌风格。整首诗通过简单的日常场景,描绘出一种温柔而又略显忧伤的情感。诗人的“宿昔不梳头,丝发被两肩”不仅是对外在形象的描绘,也是对内心情感的表达。这一细节表现出一种放松与依赖,暗示她在爱情中获得的安慰与温暖。
接下来的“婉伸郎膝下”则进一步深化了这种亲密关系的描写,表现出一种依恋与温柔的态度。这里的“婉”字不仅形容女子的姿态,也象征着她的温柔和柔情。最后一句“何处不可怜”,是一种情感的升华,表明在这样的情境下,无论何处都令人怜惜,突显了爱情的无处不在与深沉的情感波动。
整首诗在情感上兼具了柔美与忧伤,营造出一种含蓄而深邃的情感氛围,让人产生共鸣,令人感受到那种既甜美又略显孤寂的爱恋。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宿昔不梳头: 表达了女子一夜未梳理头发的状态,隐喻她的心情可能是沉溺于思念或者爱情之中。
- 丝发被两肩: 形象地描绘了她柔美的长发,强调了她的女性特质和脆弱感。
- 婉伸郎膝下: 提及她坐在爱人膝上的姿态,表现出一种亲密和依赖。
- 何处不可怜: 反映出她对这种情感的无限眷恋,暗示无论在何处都充满了怜惜之情。
修辞手法:
- 比喻: “丝发”比喻女子的柔美和脆弱。
- 拟人: 情感通过具体的行为(如伸展)被赋予生命,增强了诗歌的表现力。
- 对仗: 诗中用词对称,形成和谐的音律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的主题围绕着爱情的细腻与依恋,抒发了对爱情深切的向往和温柔的回忆,表现出一种淡淡的忧愁与甜美共存的情感基调。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头发: 象征女性的柔美与脆弱。
- 膝下: 象征亲密与依赖的关系。
这些意象在中国古代诗词中常常被用来表达情感的细腻与复杂,具有丰富的文化内涵。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丝发被两肩”中的“丝发”指的是什么? A. 头发
B. 手指
C. 衣服 -
“婉伸郎膝下”的“婉”主要形容什么? A. 温柔
B. 高兴
C. 难过 -
整首诗的主题是什么? A. 自然景色
B. 爱情
C. 战争
答案: 1.A 2.A 3.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红楼梦》中的诗词,尤其是林黛玉的诗作,展现了类似的情感主题。
- 陶渊明的《饮酒》系列,表达了对自然和生活的独特感悟。
诗词对比:
- 《静夜思》与《子夜歌四十二首 其三》均表现了对亲密关系的思考,但前者更注重对离愁的抒发,而后者则更加专注于温柔的依恋与细腻的情感描写。
参考资料:
- 《中国古代诗词鉴赏》
- 《魏晋诗歌研究》
- 《古典诗词选读》
这些书目可帮助深入理解古代诗词的艺术魅力及其历史背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