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喜》

时间: 2025-02-04 15:32:33

欹斜古屋枕江干,恩赐残骸许挂冠。

杵臼有声聊足食,羊牛识路自归阑。

不求客恕陶潜醉,肯受人怜范叔寒?

儿辈渐还家暖热,预知灯火话团栾。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书喜
——陆游

欹斜古屋枕江干,
恩赐残骸许挂冠。
杵臼有声聊足食,
羊牛识路自归阑。
不求客恕陶潜醉,
肯受人怜范叔寒?
儿辈渐还家暖热,
预知灯火话团栾。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描绘了作者在一座斜靠着江边的古屋中,感受到生活的宁静与安逸。虽然屋子已显残旧,但却得以安稳居住,像是得到了恩赐。屋外的杵声和臼声表明了生活的自给自足,羊和牛也能自主回到家中。作者并不在意外面的客人是否谅解自己醉酒的状态,反而乐于接受世人的怜悯。随着孩子们逐渐回家,温暖的气氛让人期待团圆时的谈话与欢笑。

注释:

  • 欹斜:倾斜、不正的样子。
  • 恩赐:恩惠和赐予。
  • 残骸:指残旧的物品或房屋。
  • 杵臼:指用来磨米的器具,象征生活的劳作。
  • 自归阑:羊牛能自觉回到栅栏中,表示自给自足的生活。
  • 陶潜:陶渊明,著名的隐士诗人,以醉酒自娱著称。
  • 范叔:范仲淹,北宋政治家,诗人,以寒门出身、德行显著而著称。
  • 团栾:指团圆的聚会。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陆游(1125-1210),字务观,号放翁,南宋著名诗人,政治家,文学家。其诗风豪放,题材广泛,尤其擅长描写个人情感和家国情怀。

创作背景:

《书喜》写于陆游晚年,正值南宋时期,国家面临内忧外患,诗人以个人经历反映了对安逸生活的向往和对团圆的期待。

诗歌鉴赏:

这首《书喜》表达了一种对平凡生活的深刻赞美和对团圆的期待。陆游在诗中以古屋为依托,描绘出一种宁静而自足的生活状态。尽管古屋已显得斑驳,但它却承载着诗人对生活的感悟和对自我的认同。诗中提及的“杵臼有声聊足食”,体现了作者对简单生活的满足,而“羊牛识路自归阑”则进一步强调了自给自足的乐趣。陆游不追求外界的认可,反而更看重家庭的温暖和团聚的幸福,展现了他对生活的深刻理解和对亲情的珍视。整首诗透出一种淡然与从容,既有对现实的反思,也有对未来的美好期待,充分展现了陆游作为诗人的深厚情感与艺术造诣。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欹斜古屋枕江干:一座斜靠在江边的古屋,描绘出一种宁静的环境。
  2. 恩赐残骸许挂冠:尽管屋子残旧,但依然可以安稳地生活,似乎是上天的恩赐。
  3. 杵臼有声聊足食:生活中有磨米的声响,象征着自给自足的生活。
  4. 羊牛识路自归阑:羊牛能自主回到家中,显示出一种和谐的田园生活。
  5. 不求客恕陶潜醉:不在乎外人对自己醉酒的看法,表达一种洒脱。
  6. 肯受人怜范叔寒:乐意接受他人的怜惜,引用范叔的寒门出身,强调对人情的珍视。
  7. 儿辈渐还家暖热:孩子们逐渐回家,营造出温暖的家庭氛围。
  8. 预知灯火话团栾:期待着团聚时的欢声笑语。

修辞手法:

  • 比喻:古屋作为生活的象征,表明诗人对生活的接受与珍视。
  • 拟人:羊牛能“识路”,让人感受到自然与生活的和谐。
  • 对仗:多处使用对仗手法,使得诗句更具韵律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达了对简单生活的热爱、对家庭团圆的期待,以及对外界评判的淡然态度,展现了陆游在晚年对生活的深切感悟和积极的心态。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古屋:象征着历史和安宁。
  • 杵臼:代表着生活的艰辛与自给自足。
  • 羊牛:象征着自然与和谐。
  • 灯火:象征着温暖的家庭氛围和团圆的期待。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欹斜古屋”意指什么?

    • A. 新建的房屋
    • B. 斜靠着的古老房子
    • C. 一座豪华的别墅
  2. 陆游在诗中表达了对什么的期待?

    • A. 个人的荣耀
    • B. 家庭的团聚
    • C. 政治的成功
  3. 诗中的“羊牛识路自归阑”象征了什么?

    • A. 生活的富裕
    • B. 自给自足的生活状态
    • C. 对自然的依赖

答案

  1. B
  2. B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饮酒》- 陶渊明
  • 《静夜思》- 李白

诗词对比:

陆游的《书喜》与陶渊明的《饮酒》均展现了对田园生活的向往与热爱,但陆游更加强调家庭的温暖与团聚,而陶渊明则更注重个人的内心宁静与自然的和谐。

参考资料:

  • 陆游《全宋诗》
  • 《诗词鉴赏指南》
  • 《中国古代诗词研究论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