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采莲》

时间: 2025-04-27 06:19:33

蘸水朱扉不上关,采莲小舫夜深还。

一樽何处无风月,自是人生苦欠闲。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采莲
作者: 陆游 〔宋代〕
蘸水朱扉不上关,
采莲小舫夜深还。
一樽何处无风月,
自是人生苦欠闲。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描绘了夜晚乘船采莲的情景,船儿轻轻划过水面,仿佛在水边的朱色门扉上轻轻浸湿。夜深了,采莲的小船也慢慢归来。一樽美酒何处没有风月,生活中自然是因为缺少闲适而感到苦恼。

注释:

  • 蘸水:浸湿、沾水的意思,这里指船在水边轻轻划行。
  • 朱扉:红色的门,象征着富贵与美好。
  • 小舫:小船,指采莲的船只。
  • :酒樽,盛酒的器皿。
  • 风月:指美好的景色和情感,常用来形容诗意的生活。
  • 欠闲:缺少闲暇,意指生活的忙碌与无奈。

典故解析:

“采莲”本身是一个古老的活动,象征着轻松愉快的生活。李白的诗中也多有提及,通常与美好、闲适的生活联系在一起。陆游通过这一活动,表达了对闲适生活的向往,以及人生的忙碌和无奈。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陆游(1125年—1210年),字务观,号放翁,晚号陆放翁,南宋著名的爱国诗人和散文家。他的作品常常表达对国家的忧虑和个人理想的追求,风格豪放而又细腻。

创作背景: 这首诗写于南宋时期,彼时国家动荡不安,陆游深感个人理想与现实的矛盾,常常寄情于自然,借以抒发心中的苦闷与向往。

诗歌鉴赏:

这首《采莲》通过简单的意象,表现出诗人对闲适生活的渴望和对现实的无奈。开头的“蘸水朱扉不上关”描绘了夜晚船行水边的宁静,朱扉象征着温暖和美好,然而这种美好的意象与后面的“自是人生苦欠闲”形成鲜明对比。诗人在这里表达了即使在如此美好的夜晚,他心中仍然感到一种空虚与不满。整首诗将自然景色与内心感受巧妙结合,呈现出一种淡淡的忧伤和对人生的思考。诗人所描绘的场景,既有现实的美好,又有内心的挣扎,令人感同身受。

诗词解析:

  • 逐句解析

    • “蘸水朱扉不上关”:描绘了船在水中轻轻划行,水波荡漾,朱色的门扉在水边映照。
    • “采莲小舫夜深还”:小船在夜深时归来,暗示了时间的流逝与工作的结束。
    • “一樽何处无风月”:美酒与风月相伴,生活中处处都有美好的景色。
    • “自是人生苦欠闲”:生活中总是缺少闲适,令人感到苦恼和无奈。
  • 修辞手法

    • 对仗:如“采莲小舫”与“夜深还”,形成对称的美感。
    • 象征:朱扉象征着美好与富贵,船与水象征着生活的流动与变迁。
    • 反衬:美好的景象与内心的苦闷形成对比,增强了情感的深度。
  • 主题思想: 诗歌的中心思想在于对闲适生活的向往与对现实的无奈,通过自然的美好展现人内心的复杂情感,反映了陆游对人生的深刻思考。

意象分析:

  • 意象词汇
    • :象征着流动与变化。
    • :象征着人生的旅途与艰辛。
    • 朱扉:象征着美好的生活与心灵的向往。
    • 风月:象征着诗意的生活与闲适的生活状态。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这首诗的主题是什么? A. 采莲的乐趣
    B. 对闲适生活的向往
    C. 生活的忙碌

  2. “一樽何处无风月”想表达什么? A. 酒的美好
    B. 生活中的美好事物无处不在
    C. 诗人的孤独

  3. 诗中“朱扉”象征什么? A. 财富
    B. 美好与温暖
    C. 忧伤

答案

  1. B
  2. B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李白《夜泊牛津》
  • 白居易《赋得古原草送别》

诗词对比

  • 陆游的《采莲》与李白的《月下独酌》,两首诗都表现了对自然的热爱与对生活的思考,但陆游更注重内心的冲突与社会的现实,而李白则倾向于个人情感的表达与洒脱的生活态度。

参考资料:

  • 《陆游诗文集》
  • 《中国古典诗词鉴赏》
  • 《宋代文学概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