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潇湘八景 其一 平沙落雁》
时间: 2025-01-27 03:48:05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平沙落雁
作者: 周密
沙阁冻痕吹折苇,
淡日黄云照滩水。
风翻斜阵下沧茫,
一笛渔歌又惊起。
翩翩弄影声号寒,
帛书万里来长安。
稻粱多处有矰弋,
何如烟月江湖宽。
白话文翻译:
在平沙的滩涂上,冻痕被风吹拂,苇草被折断,淡淡的阳光和黄云照耀着滩上的水面。风吹动着斜阵的波浪,海面显得苍茫无际,一曲渔歌从远处传来,惊起了水鸟。轻盈的影子在寒风中舞动,书信从远方长安寄来。虽然稻谷和粱米在各处都有捕猎的痕迹,但比起烟月交融的江湖,这些又算得了什么呢?
注释:
- 沙阁: 沙滩上的小阁楼或亭子。
- 冻痕: 冬天冰冻后留下的痕迹。
- 苇: 一种生长在水边的植物,常用于编制。
- 淡日: 温和的阳光。
- 黄云: 可能指秋天的云彩,给人一种宁静的感觉。
- 斜阵: 风吹起的波浪。
- 渔歌: 渔民唱的歌。
- 帛书: 用丝绸写的书信。
- 矰弋: 捕猎用的工具,象征着丰收。
- 烟月: 形容朦胧的月色与轻烟。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周密,字伯琮,号穆溪,宋代诗人、词人,著有《癸辛杂识》。他的诗词以清新脱俗、情景交融著称,常表现对大自然的热爱与对人世的思考。
创作背景:
《平沙落雁》是周密在潇湘地区旅行时所作,描绘了自然景色与渔民生活的和谐美。此诗在时代背景上反映了宋代人对山水田园的向往,表达了诗人对生活的思考与对故乡的怀念。
诗歌鉴赏:
《平沙落雁》是一首描绘自然景色的诗,诗人在此通过细腻的描写,展现了潇湘地区的宁静与美丽。开篇以“沙阁冻痕吹折苇”开场,给人以寒冷的感觉,紧接着“淡日黄云照滩水”,则让人感受到温暖的阳光洒在滩水之上,形成鲜明的对比,营造出一种微妙的氛围。接下来的“风翻斜阵下沧茫”描绘了风起波涌的场景,似乎让人感受到大自然的力量。
“一笛渔歌又惊起”则是生活的气息与自然的和谐共存,渔歌穿越水面,打破了宁静,展现出渔民的乐观与坚韧。最后两句“稻粱多处有矰弋,何如烟月江湖宽”,则将生活的丰收与自然的辽阔进行了对比,表达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向往,以及对人间繁杂的思考。
整首诗的意境深远,既有视觉上的美感,又有情感上的共鸣,体现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和对生活的深刻思考。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沙阁冻痕吹折苇: 描绘了寒冷的沙滩景象,冻痕和折断的苇草反映了严冬的景象。
- 淡日黄云照滩水: 温暖的阳光和黄云为滩水增添了色彩,形成鲜明的对比。
- 风翻斜阵下沧茫: 风吹动着波浪,海面显得苍茫,体现了自然的浩瀚。
- 一笛渔歌又惊起: 渔民的歌声打破了宁静,生动展现了生活的气息。
- 翩翩弄影声号寒: 影子在寒风中舞动,渔歌声回荡。
- 帛书万里来长安: 远方的书信寄来,增添了思乡之情。
- 稻粱多处有矰弋: 各处丰收的景象。
- 何如烟月江湖宽: 比较稻谷与自然的宽广之美,表达了对自然的向往。
修辞手法:
- 比喻: 用“烟月”形容月光的朦胧,营造出浪漫的氛围。
- 拟人: “一笛渔歌又惊起”,让渔歌具有了生动的生命力。
- 对仗: 每两句之间形成了对称,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主题思想:
全诗通过描绘潇湘的自然风光,表达了对自然的热爱和对生活的思考,同时也体现了诗人对故乡的思恋与对人世繁杂的淡然。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沙阁: 象征宁静与孤独。
- 冻痕: 代表寒冷与过往的痕迹,带有怀旧色彩。
- 渔歌: 象征生活的希望与乐观。
- 烟月: 代表自然的美与人间的悠然。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平沙落雁”中的“落雁”指的是: A. 归来的大雁
B. 离开的大雁
C. 受伤的大雁
D. 休息的大雁 -
诗中的“帛书万里来长安”表达了: A. 书信的珍贵
B. 思乡之情
C. 远方的旅行
D. 生活的繁忙
答案:
- B
-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王勃《滕王阁序》
- 李白《静夜思》
诗词对比: 对比周密的《平沙落雁》与王勃的《滕王阁序》,两者都描绘了自然与人文景观,但周密更侧重于细腻的自然描写,而王勃则将个人情感融入历史与文化背景,表现出更为豪壮的气势。
参考资料:
- 《宋诗鉴赏辞典》
- 《古典诗词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