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春日旅次
林中莺又啭,为客恨因循。
故里遥千里,青春过数春。
弟兄来渐少,岁月去何频。
早晚荣归计,中堂会所亲。
白话文翻译:
春日的旅途中,
林间黄莺再次鸣叫,让我这个旅客因循往事而感到遗憾。
故乡遥远在千里之外,青春已经度过了好几个春天。
兄弟们逐渐减少,岁月流逝得何其频繁。
早晚我都在盘算着荣归故里,回到中堂与亲人相聚。
注释:
- 莺:黄莺,一种鸟,春天常在林中鸣叫,象征春天的到来。
- 因循:指依赖旧习,难以改变或前进。
- 故里:故乡,生长的地方。
- 青春:年轻的岁月,象征着生命的活力和希望。
- 弟兄:兄弟,亲属关系。
- 荣归:光荣地回到故乡。
- 中堂:指家中客厅,表示亲人聚会的地方。
典故解析:
诗中提到的“莺啭”常常被用来象征春天的到来和生机;“故里遥千里”则表达了对故乡的思念,这种思乡情怀在古代诗歌中屡见不鲜,反映了游子的孤独与对家乡的眷恋。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朱庆馀,唐代诗人,生活在盛唐时期。他的诗风清新自然,擅长描写自然风光和人情世态,尤以写游子思乡情怀见长。
创作背景:
《春日旅次》作于春天,诗人可能在旅途中,感受到春日的生机与温暖,同时也激起了他对故乡的思念。此时,正值青春年华的他,经历岁月流逝的感慨,表达出对亲人逐渐减少的忧虑与思考。
诗歌鉴赏:
这首《春日旅次》充分展现了诗人内心的复杂情感。在春日的环境中,莺鸣声声似乎在提醒旅人青春的流逝和对故乡的惦念。诗人用“千里”来形容故乡的遥远,既体现了空间的距离,也反映了心灵的孤独。随着时间的推移,兄弟渐少,岁月如梭,这种对亲情的思考更加深刻,令人动容。
整首诗呈现出一种淡淡的忧伤与思索,虽然春日的景色如诗如画,但在美丽的外表下却蕴藏着深深的无奈与感伤。诗人在旅途中不断思索着归家的计划,显示了他对家乡与亲人深厚的眷恋之情。通过自然景物的描绘,诗人将个人的情感与春天的气息结合在一起,使得整首诗既有生活的真实感,又富有哲理的深度。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林中莺又啭:描绘了春天的生机,莺鸣声让人感受到春的气息。
- 为客恨因循:表达了旅人对旧日时光的怀念与惋惜。
- 故里遥千里:强调了对故乡的思念,距离的遥远令人感到无奈。
- 青春过数春:暗指岁月的流逝,青春的短暂。
- 弟兄来渐少:表达对亲人逐渐减少的忧虑。
- 岁月去何频:感慨时间的飞逝,令人困惑。
- 早晚荣归计:思考返回故乡的计划,寄托着归属感。
- 中堂会所亲:描绘与亲人在一起的温馨时光,反映了对亲情的渴望。
修辞手法:
- 比喻:将莺鸣比作春天的象征,生动形象。
- 拟人:将莺的鸣唱赋予情感,增添了诗的情感厚度。
- 对仗:诗中“弟兄来渐少,岁月去何频”形成了对比,增强了表达的力度。
主题思想:
诗歌表达了对故乡的思念、对青春流逝的感慨,以及对亲情的珍视。通过春日的描绘,传达了游子在旅途中的孤独与对未来的期待,情感深刻而真挚。
意象分析:
- 莺:象征春天与青春,代表生命的活力。
- 故里:象征归属与温暖,承载着记忆和情感。
- 岁月:象征时间的流逝,提醒人们珍惜生命的每一刻。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林中莺又啭”中的“莺”指的是: A.一种花
B.一种鸟
C.一种树
D.一种虫 -
诗中提到“故里遥千里”,这句话表达了什么情感?
A. 对未来的期待
B. 对故乡的思念
C. 对朋友的怀念
D. 对自然的赞美 -
“弟兄来渐少”意指: A. 兄弟们越来越多
B. 兄弟们逐渐减少
C. 兄弟们都已远行
D. 兄弟们都已长大
答案:
- B
- B
-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静夜思》 李白
- 《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王维
诗词对比:
- 李白的《静夜思》:同样表达了思乡情怀,但侧重于夜晚的静谧与思念的深沉。
- 王维的《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通过节日的背景,表达对亲人的怀念,情感更为浓烈。
参考资料:
- 《唐诗三百首》
- 《古诗文大全》
- 《唐代诗人研究》
通过以上内容,读者可以更深入地理解《春日旅次》的情感内涵与艺术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