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鹧鸪天 其二》
时间: 2025-01-27 03:27:07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故乡寒食醉酡颜。
鞦韆綵索眩斓斑。
如今头上灰三斗,
赢得疏慵到处閒。
钟已动,漏将残。
浮生犹恨别离难。
镬汤转作清凉地,
只在人心那样看。
白话文翻译:
在故乡的寒食节上,我喝得酩酊大醉,脸上泛着红晕。
秋千上的彩绳五光十色,让我眼花缭乱。
如今我已头顶着三斗的灰,
只得懒散地在各处游荡。
钟声已响,漏水将尽。
浮生中我最恨离别的难。
锅里的汤已变成了凉水,
只不过是看人心的不同而已。
注释:
字词注释:
- 寒食:指寒食节,春秋时期的传统节日,纪念介之推,节日期间禁火冷食。
- 酡颜:指因饮酒而脸色红润。
- 鞦韆:秋千。
- 灰三斗:形容头上灰尘多,可能指沮丧或落魄的状态。
- 疏慵:懒散、无所事事。
- 钟:指敲响的钟声,标志着时间的流逝。
- 漏:指漏壶,古代计时器,象征时间的流逝。
- 镬汤:指锅里的汤,通常是热的,后面提到变成凉水,暗示变化。
典故解析:
- 寒食节的由来与介之推有关,传说他为了保护晋公子而自焚,后人为了纪念他而设立该节日。
- 诗中提到的“浮生犹恨别离难”,反映了人们对离别的无奈和对人生短暂的感慨。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曾觌(生卒年不详),字子韶,号白华,南宋时期的诗人。曾觌擅长词作,作品多描写人生感悟和自然景物,风格清新脱俗,情感细腻。
创作背景:
该诗作于宋代,正值社会动荡,诗人通过对故乡的思念以及对生活的感慨,表达了对人生无常及离别的深刻体会。
诗歌鉴赏:
《鹧鸪天 其二》通过描写节日的欢愉与个人的落寞,展现出一种对时光流逝的感叹和对故乡的思念。开篇便以“故乡寒食醉酡颜”引入,营造出一种节日的氛围,接着又通过“如今头上灰三斗”表现出诗人在外生活的落魄与无奈。诗中的“钟已动,漏将残”则暗示时间的流逝与生命的短暂,进一步深化了主题。最后一句“只在人心那样看”引导我们思考内心的感受与外在的环境之间的关系,显示了诗人对人性和生活的深刻理解。这首词兼具对比与反思,情感真挚而又细腻,令人深思。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首句描绘了节日的欢愉气氛,诗人因饮酒沉醉而脸色红润。
- “鞦韆綵索眩斓斑”,通过秋千的绚丽色彩展现出节日的热闹与欢快。
- “如今头上灰三斗”,对比前两句,展现出诗人如今的落魄和无奈。
- “赢得疏慵到处閒”,表达了诗人对生活的消极态度。
- “钟已动,漏将残”,时间的流逝带来无奈和对人生的感慨。
- “浮生犹恨别离难”,深切表达了对离别的惋惜,充满了对人生短暂的无奈。
- “镬汤转作清凉地”,生活的变化使得诗人感到失落,
- “只在人心那样看”,强调了内心感受的重要性。
修辞手法:
- 比喻:将生活的变化比作锅里的汤变凉,生动形象。
- 对仗:如“钟已动,漏将残”,对称工整,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 拟人:通过“浮生犹恨”赋予了生命以感情,使得情感更为真实。
主题思想:
整首诗以怀旧和对生活的感慨为主线,表达了诗人对故乡的思念、对时间流逝的无奈以及对人际关系的深思。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寒食:象征着传统与思乡之情。
- 醉酡颜:表现了节日的欢乐与酒后的放松。
- 秋千:象征着童趣与无忧无虑的生活。
- 灰三斗:暗示着生活的困顿与失落。
- 钟声与漏水:象征着时间的流逝,提醒人们珍惜当下。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寒食”节是为了纪念谁?
A. 介之推
B. 屈原
C. 李白
D. 杜甫 -
诗中提到的“头上灰三斗”主要表达了什么?
A. 开心
B. 失落
C. 富有
D. 忙碌 -
诗的最后一句“只在人心那样看”强调了什么?
A. 外在环境
B. 内心感受
C. 生活琐事
D. 传统节日
答案:
- A
- B
-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李清照《如梦令》:表达对生活的感慨与思念。
- 苏轼《水调歌头》:同样表达了对人生的思考与感悟。
诗词对比:
- 曾觌的《鹧鸪天》与李白的《将进酒》:两者均表现了对人生的感慨,前者更侧重于对离别的惋惜,后者则强调了酒乐的及时行乐之态。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宋代诗词选》
- 《古诗词鉴赏辞典》
- 《中国古代诗词研究》
以上内容全面解析了《鹧鸪天 其二》,希望能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这首诗的内涵与情感。